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bobapp官方下载入口,诚信永远不变。 服务热线:0898-08743298 BOBAPP(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分享到:

专家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家团队

bobapp官方下载入口康复治疗方法范例6篇

发布时间:2024-04-27 09:39:22点击量: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颅脑外伤、脑出血、脊髓损伤(颈段)并行气管切开患者共32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在肺部影像学显示患者病变在肺下叶,以发热,大量浓痰等肺部感染为主,常规接受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给予呼吸肌训练法、机械辅助排痰、分泌物松动的技术、正确摆放及引流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2.1呼吸肌训练方法行腹式呼吸、膈肌呼吸训练及胸廓扩张练习,控制呼气流率,吸气后保持几秒,使肋骨弹起。

  1.2.1.1辅助呼吸训练患者取卧位、半卧位、坐位或立位,护士一手置于患者前肋角下缘的腹肌上,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手随腹壁上抬,呼气时向上后方轻度按压加强腹部回缩。

  1.2.1.2负荷膈肌呼吸训练于腹部置重物抗阻练习,如沙袋。可减少呼吸频率和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及辅助呼吸肌的使用,并增加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提高SpO2,防止气道痉挛。

  1.2.1.3缩唇呼吸练习鼻吸口呼,腹肌不收缩,吸气:呼气=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可行吹蜡烛练习,7~8次/min,每次10~20min,每天训练2次。

  1.2.2机械辅助排痰原理是通过不同振动频率,在患者身体表面产生特定方向且周期变化的治疗力,其中垂直方向治疗力产生的扣击、震颤可促使呼吸道黏膜表面黏液和代谢物疏松和液化;水平方向治疗并产生的定向挤推、震颤帮助已液化的黏液按照选择的方向(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排出。每天3次,每次10~15min。

  1.2.3.1胸壁震荡法操作者双手重叠并将手掌置于欲引流的胸廓部位,吸气时手掌随胸廓扩张而慢慢抬起,不施加任何压力,从吸气最高点开始,在整个呼气期手掌紧贴胸壁,施加一定压力并作轻柔的上下抖动,以震荡患者胸壁约5~7次,每一部位重复6~7个呼吸周期。

  1.2.3.2有效咳嗽一般采立位或坐位。不能耐受者,自己取舒适,先行5~6次深呼吸,而后深吸气屏气数秒,然后张口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除。患者排痰后应充分休息,以免消耗体力。

  1.2.3.3叩击法使手背隆起,手掌呈空心状,通过重力的作用,叩击胸背部或一手压在另一手上在胸背部振动,根据其耐受力,力度由轻到重,自下而上,由快到慢,在胸腔肺部产生振动作用,使肺部分泌物松动,易于排除,一般拍打3~5min。目的:松动支气管内分泌物,使之脱落并移至较大支气管使痰液易于排出。

  1.2.4正确摆放及引流根据病变部位,使患者处于不同的。病变在双上叶尖段前部引流,患者取躯干后倾坐位;病变在双上叶尖段后部,患者取躯干前倾坐位;病变在双上叶前段,患者取卧位;病变在左上叶后段,患者取右侧卧位,病变在右上叶后段;患者取左侧卧位;病变在双下叶前基底段,患者取仰卧位;病变在双下叶后基底段,患者取俯卧位。

  1.2.4.1引流的时间选择不宜饭后立即进行引流,雾化吸入后进行引流效果更好,选择在患者休息之前进行引流,每天可坚持做2~3次,每次5~10min,耐受后时间可增至每次20min。在引流过程中,如出现紫绀,呼吸加快时,应立即停止。当PaO2<50mmHg,PaCO2>60mmHg时,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1.2.4.2引流的禁忌症头颈部的损伤,活动性出血,颅内压超过20mmHg,近期有脊柱外伤,不能控制气道反应及有误吸的风险的患者禁引流。

  1.2.5心肺物理治疗的禁忌症肺水肿;肺栓塞;肋骨骨折;大量胸水;皮下气肿;烧伤、开放性创面、胸部皮肤感染;怀疑有肺结核;主诉有胸部疼痛等患者不宜做心肺物理康复技术。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①观察组经过治疗后,PaO2上升及PaCO2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脑出血的治疗依赖于早期临床诊断,确定出血部位,出血量和发病类型,然后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分型治疗,并根据不同的脑出血类型选择合适的早期康复治疗方法。目前诊断脑出血主要通过物理检测方法,如CT检查、MRl检查,然后根据临床医生的鉴别诊断对脑出血进行分型。

  根据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可分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出血性疾病引起的脑出血、抗凝药物性脑出血和血管畸形造成的脑出血。而根据不同的颅内发病部位可分为:丘脑、小脑、脑干、枕叶、额叶、颞顶叶、基底节区。根据血肿形成部位的不同,其中基底节又可分为尾状核头型、壳核外侧、壳核内侧型、混合型。壳核外侧型的血肿位于内外囊之间;壳核内侧型的血肿位于内囊前肢、膝部和尾状核头部,混合型的血肿位于内囊内外。由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所以一定要把影像学的表现与临床症状进行结合诊断,从而为治疗提供正确合适的方式。

  康复治疗进行得越早获得的治疗效果越好,病程超过一年以上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和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效果较差。早期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即可进行康复治疗,一般脑出血7天左右,发病后3个月是黄金康复期,6个月是有效康复期,目前脑出血的早期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护理、保持抗痉挛、变换、肢体被动运动、床上翻身训练、桥式运动、坐位训练、站位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功能训练(ADL训练)、语言功能的康复训练、心理康复治疗等。

  2.1 基础护理。脑出血患者病后的肢体活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所以在前期康复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病人的肢体活动程度进行合适到位的基础护理。基础护理一般包括帮助病人做好的口腔、脸部、四肢、皮肤和头发的护理工作、床铺的清洁、室内通风和光线 肢体功能位的保持。脑出血患者一般具有典型的痉挛姿势,主要表现为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手指屈曲;下肢外旋、髋关节伸直、足下重内翻。所以首先要保持患者的正确,使其处于肢体功能位置,抗痉挛主要分侧卧位和仰卧位,侧卧位又可分为患侧卧位和健侧卧位。患侧侧卧位时,用枕头枕着头部、背部垫枕头,使躯干稍后仰。患肩要避免被压,患肘伸展,前臂旋后,手自然地呈背屈位。患髋伸展,膝轻度屈曲,健侧上肢置身体上或稍后方,健腿屈曲置于前面的枕头上。采用侧侧卧位时同样用枕头支撑头部并不使头部向后扭转,躯干成垂直姿势,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肩屈曲90—130度,肘和腕伸展,上肢置于前面枕头上;患侧髋、膝屈伸似踏出一步置于身体前面枕头上,脚不要悬空。采用仰卧位时,头上枕枕头,不要过伸,过屈和侧屈:患肩垫起,防止肩后缩,患侧上肢屈伸稍外展,前壁旋后,拇指指向外方,患髋垫起的防止后缩,患腿股外侧垫枕头以防患腿外旋。通常采用患侧侧卧位,由于患侧卧位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厌而减少痉挛,而且健手能自由活动,但是采用健侧侧卧位可以防止患侧肩关节受压损伤。

  2.3 变换。因为三种不同的卧式各有优势,患侧侧卧位可以强化患侧伸肌并抗痉挛,健侧侧卧位可以强化患侧屈肌并防止患侧肩关节受压损坏,仰卧位可强化伸肌,不管变换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强力达到平衡,而且不断变换可以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2.4 肢体被动——主动运动。当患者肢体肌力尚不足以主动运动时,各肢体和关节的被动运动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恢复的作用,被动运动是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患者活动瘫痪肢体,活动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循序渐进,运动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易超过90°,肢体顺序由上到下,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进行屈伸、旋前、旋后、内收、外展等运动,以屈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周围的组织,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关节,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2.5 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训练(ADL训练)。在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同时对患者进行ADL训练,包括穿衣服、进餐、入厕、洗浴、刷牙、梳头、拧毛巾等,每次训练45min,1-2次/天,每周训练5天,连续治疗一个月。

  2.6 语言康复训练,对于有语言障碍的患者,需要根据失语类型进行看、说、读的康复训练,首先进行面部按摩和喉按摩,面部按摩包括叩齿、搅舌、鼓腮、吹气等,1小时/天,进行语言训练前先进行3分钟的言语肌放松练习和喉部按摩。然后进行呼吸功能的训练,用鼻吸气,逐渐增加呼气时间,然后做发声的动作练习。

  2.7 心理康复治疗,护理人员应该通过与患者家人沟通,使其了解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相关的知识,然后与患者家人一起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康复环境,心理康复治疗要根据患者早期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使患者了解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通过安慰和鼓励使患者消除消极悲观的情绪,达到顺利开展早期康复治疗的目的。

  脑出血是在脑部血管硬化变性基础上由于血压骤然升高致使脑实质血管破裂引起,脑部出血灶压迫脑组织,使其周围发生脑水肿,严重者可引起脑移位、脑疝等。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偏瘫、失语、痴呆、甚至死亡。脑出血是破坏力最大的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其中急性脑出血发病急骤,恢复慢且容易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故必须及早康复治疗,以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复发的目的。

  这段时间是手术后的最痛苦时间,手术后要首先用药,然后用长石膏从脚部固定到大腿膝盖处,此时要膝盖处要屈膝60°~70°,踝关节成中度跖屈位,脚尖要向下压,因为手术后跟腱是比正常状态短,所以这样的腿部脚部姿势能够保证不牵扯缝合的跟腱,但是踝关节不能跖屈过度,即为脚尖不能下压过多,不然会导致皮肤及肌腱缝合处纹理压力增大,不利于皮肤和跟腱愈合。

  这段时间主要是躺在床上休息,减少下地活动,确实要下地活动需要拄拐下地,患肢不着地,站立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手术后1-2天我们仍然要多躺在床上,此时脚部怎么放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你会发现无论脚部用什么姿势摆放都会特别的难受,这段时间我们仍然要少下地。

  每天定时的用冰袋冷敷手术部位,给伤口消炎去肿,康复训练主要以侧抬腿、直抬腿和后抬腿为主,配合进行脚趾的活动,这样做主要是防止大腿肌肉萎缩,以及保持足趾的灵活性,脚趾的活动是不牵扯跟腱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做。

  这段时间我们一般要进行一次换药,因为这时候的伤口愈合了一点,为了防止带血的纱布感染导致不愈合,我们要换药一次。

  这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主要是坚持前面的训练,另外可以进行大腿的肌肉肌力训练,方法是用意念来绷紧、放松大腿肌肉,保持大腿位置不变,这种方法需要大家自己去感受,就是静态肌力训练,大家可以多感受,不用担心拉扯到跟腱,这段石膏期只要不受外力影响,我们的训练都不会伤害到跟腱。

  这段时间我们要坚持以上训练,在一周时间时进行第二次换药,确保手术缝合部位不被感染、保持干燥,换药结束后仍然进行长腿石膏固定,确保脚部不受外力牵扯。

  到了第二周,在坚持以上训练的基础上,要进行伤口拆线,这时候一般都是在家里,需要到附近的医院挂号拆线,拆线很简单,只要相对靠谱的医院都可以进行,拆线后要用纱布包好缝合处,然后仍然用长腿石膏固定腿部。

  到了第三周,我们要把长腿石膏换成短腿石膏,短腿石膏保持脚踝处角度和姿势不变,把膝盖以上的石膏部位去掉,我们可以到医院换成短石膏,也可以自己在家把长腿石膏锯成短腿石膏,只保留膝盖以下的石膏即可。

  此时的康复训练在坚持以上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膝关节的训练,首先要每日用热毛巾热敷膝盖部位,长时间的固定导致膝盖的活动能力下降,热敷后我们可以进行膝关节活动训练。

  训练可以坐在床上,把患肢以膝盖为支点弯曲,不断地练习抬起小腿,直到腿部与地面平行为止,然后再次弯曲,主要是恢复膝盖的功能,每次以抬腿20次为1组,每天进行10组。

  在进行以上训练的基础上,我们每天把石膏取下来,用热水或者中药进行泡脚,最好是用桶泡,能够泡到跟腱部位,这样能够活血化瘀消肿,然后泡完后对跟腱部位进行按摩,并适当的活动下脚踝,但是角度要控制好,脚背和脚尖适当的向上抬一抬,甚至要用手向上扳一扳,这时跟腱基本已经长好,可以慢慢的进行恢复。

  继续进行前面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增加滚筒训练、滚瓶子、踩沙袋、夹毛巾等训练,也就是找一个圆形筒状或者瓶子放在脚下,用脚适当用力踩住瓶子来回滚动,这个训练方法对增加脚踝跖屈角度和适当拉开跟腱有很大的作用。

  方法是:每天脱下石膏,筒或者瓶子最好在20厘米长度以上,直径为10厘米到15厘米,每次活动在20-30分钟左右,每天进行3次。

  这个阶段我们就可以脱掉石膏了,然后穿跟腱靴,跟腱靴网上或者医院有得卖,或者我们可以自制跟腱垫,用硬质纸盒裁剪成脚后跟垫,约20个纸片高度约为4厘米,然后就可以拄拐行走,慢慢的找到平衡后可以去掉拐杖,慢慢的走路,每天撤去一片脚后跟垫,直到20天左右把所有的垫子撤掉,这样会给脚踝一个适应的过程,慢慢的恢复脚踝的背伸、跖屈角度。

  这个阶段我们通过每天的滚瓶子滚筒训练,以及跟腱靴跟腱垫走路训练,角度已经慢慢的有所恢复,跟腱也慢慢的被拉开拉长,此时可以配合进行推墙训练。

  推墙训练就是双手推墙,脚成弓步,伤脚弓起向墙靠,健脚向后拉,或者反过来健脚向前弓,伤脚向后拉直,这样能够帮助矫正、练习角度,恢复踝关节的背伸、跖屈角度,每次来回变换推墙5分钟,每天10次。

  这个阶段就要全脚掌着地行走了,要完全恢复踝关节的活动能力,重点练习小腿肌肉力量,加固跟腱的强度,可以进行双脚提踵训练,伤脚蹬床训练,双脚提踵单脚落地训练,这个阶段主要是小腿肌肉的恢复,所以我们在进行以上训练时要感受到小腿肌肉发力,这样才能够起到训练效果。

  双脚提踵就是两只脚一起抬脚后跟,伤脚蹬床就是用伤脚的前脚掌蹬床,而小腿肌肉绷紧用力,双脚提踵单脚落地就是要两只脚一起抬脚后跟然后伤脚单独支撑落地,以上动作每天训练3-5次,每次20分钟左右。

  这个阶段我们走路基本已经正常或者趋于正常,此时要重点练习加强小腿力量,可以练习单腿提踵,并适当的进行慢跑、快走等运动,这样可以帮助小腿找回肌力,恢复小腿肌肉。这段时间基本就可以正常工作了,运动员可以小运动量的进行恢复运动。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严重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年降低,但因各种因素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却逐年增高,中国于1998年对0~6岁残疾儿童进行全国抽样调查显示,0~6岁脑瘫儿童发病率为1.86‰,约有31万例0~6岁脑瘫患儿,并且每年新增4.6万例[2]。2001年又对0~6岁残疾儿童进行了全国抽样调查,其结果显示0~6岁儿童残疾现患率为1.362%,0~6岁肢体残疾儿童的致残原因依次是:脑瘫、先天性骨节病、小儿截肢和周围神经损伤等。因此小儿脑瘫的防治是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的大事。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生活发展水平及医疗条件差别很大。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医疗条件、生活条件较差,孕期保健不足,对脑瘫的认识和预防不够,使脑瘫发病率增高。针对各种原因导致脑瘫的发生,如何开展积极地防治、推广先进的康复技术,形成社会康复总体工程,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目标。脑瘫的康复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参与,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康复,并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原则。国内脑瘫的防治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在以李树春教授为首的老一辈专家学者带领下,才开始了小儿脑瘫的预防康复与研究工作。近二三十年以来,国内脑瘫的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学科各专业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脑瘫的防治进入新的时代。

  随着生物医学发展,神经营养因子类和促进神经细胞代谢类的药物广泛用于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特别是在早期足量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儿智力、缓解痉挛。根据小儿发育特点,其生后6个月内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神经细胞体积增大,树突增多,神经髓鞘逐步形成和发育,脑可塑性和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大。如在这一时期给予药物治疗,并结合运动和感觉刺激,可能促进脑发育和髓鞘的形成。临床常用药物有奥拉西坦、胞二磷胆碱、氨酪酸、神经节苷脂、赖氨酸、万通口服液等。

  早期足量给予患儿神经营养和修复药物,对患儿和发育是有益的。这些药物在急性期应用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但由于脑瘫无专一的特效药物,在长期的康复治疗中是否有必要应用此类药物,许多专家众说不一。根据神经发育学的原理,18岁之前称为发育脑[3],适当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神经细胞代谢药物是必要的。目前减轻肌张力过高的药物,包括神经递质的抑制剂:巴氛芬、、氯硝西泮等也用于国内脑瘫的治疗。而肉毒毒素注射通过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可以迅速有效地缓解肌肉痉挛,减低肌张力,注射后一般3~5 d显效,药效可以维持3~6个月[4]。相关治疗在各地均有开展,但必须与传统的康复方法相结合,只能作为脑瘫综合治疗的的辅助部分[5],注射24 h后应根据患儿情况开始康复训练。

  20世纪4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的康复治疗人员,广泛开展了对脑损伤或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国际上先后出现了许多具有不同特色的治疗技术与方法。其中有Bothba、Vojta、上田法等。这些技术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一个康复技术体系,即神经发育学疗法。20世纪80年代以李树春教授为首的康复医学专家将现代康复技术引进国内,应用于小儿脑瘫的治疗,并逐渐推广到全国,目前已成为国内小儿脑瘫治疗的重要手段。

  物理治疗是应用力、光、电、声、磁和热动力等物理因素来治疗的方法。其中徒手和仪器进行运动训练的方法,称为运动疗法。在物理治疗中,电疗法(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光疗法、磁疗法、水疗法等在各小儿脑瘫康复中心已成为基本的治疗项目,并与运动疗法相结合组成完整的物理治疗科室。作业治疗是根据患儿的功能障碍情况,从日常生活的躯体和精神压力中、从工作、生产劳动中或闲暇活动中有针对地选取一些作业活动对患儿进行训练、教育。可有效地改变患儿精神状态,恢复身体功能,促进患儿的自主能力、认知能力的发育,防止关节萎缩、变形等。脑瘫患儿常伴有语言障碍,因此进行言语训练非常重要。语言治疗可包括: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但在治疗之前必须对患儿语言系统进行细致的评估,根据患儿构音情况、认知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引导式教育强调以主动训练为主的训练模式,以娱乐性、节律性地激发患儿兴趣及参与意识,最大限度的引导并调动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并要求家长参与学习和训练。

  脑瘫康复的理论基础是神经重塑,其核心是运动功能训练[6]。运动功能的评价一般采用量表的方式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能够预测和评价脑瘫患儿大动作发育和康复训练的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目前脑瘫儿童粗大运动评估中使用的最广泛的量表[7],其评分越高,表明粗大运动功能越好。通过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价,结合作业疗法、运动疗法、语言疗法、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等新兴的康复医学技术将给脑瘫患儿带来希望。

  与其他外科专业发展比较,脑瘫的外科治疗发展还不成熟。原则上脑瘫的手术治疗适应证是以患儿能够达到步行程度为前提,也就是说预计患儿将来可能步行的前提下,方可考虑手术[8]。目前国内开展的小儿脑瘫的外科手术有上肢矫形术、下肢矫形术、脑瘫合并脊柱侧凸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等。外科手术可有效地改变患儿畸形,降低肌张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外科治疗后仍必须加强康复训练,同时适时应用康复支具防止再次发生关节挛缩变形。在手术出院之时应进行详细的医嘱和跟踪回访,指导患儿继续家庭康复很有必要。

  在未引进现代的康复治疗技术之前,中医药在国内小儿脑瘫的治疗上已发挥了巨大作用。小儿脑瘫中医治疗原则,可遵循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之宗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及“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原则,与现代医学多种康复方法及策略相结合,贯穿于中枢神经疾病神经修复的全过程。小儿脑瘫中医治疗方法较多,疗效显著。常用的方法有:(1)按摩点穴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治疗师采用各种手法刺激患儿躯体部位的经络腧穴,运动其四肢关节,起到调和气血、醒脑开窍、强壮筋骨、消除畸形的作用,从而达到有效地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的目的。基本按摩手法包括: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揉法、攮法、捏法、搓法等及分部按摩法,同时可以采用捏脊疗法、点穴疗法等方法。(2)针灸疗法,运用针刺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以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康复身心疾病。包括:针刺、电针、水针、耳针、头针等。(3)中药是中医康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中医辨证观,分别施以不同的药物,以促使患儿精神、情感和身体功能的康复。中药康复的治疗途径分内治和外治两方面,可根据小儿脑瘫疾病的性质、部位、药物作用趋向及病之虚实的不同分别采用内服、外用以及内外合治的方法。

  在不同类型脑瘫的康复过程中,针灸和按摩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肌张力,提高肌力,且有改善脑瘫患儿的并发症。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痉挛程度较高的患儿,在采用针灸时应注意手法和穴位选择,否则过度刺激易加重痉挛。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移植的干细胞在一定时间之内可以能分化成特定的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用干细胞治疗脑瘫和脑损伤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了,其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人体也没有严格对照实验数据[9]。干细胞的应用将影响医学界的每个领域,并给脑瘫等许多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然而此项技术应用于儿童之前,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比如移植细胞的功能整合中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信号蛋白的作用、患儿的个体化治疗、灵长类动物模型实验等。总之,动物实验的数据强有力地证实将干细胞治疗应用于脑瘫临床是大有裨益的,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应用干细胞治疗脑瘫将成为现实。

  随着医学学术的不断交流,康复医学在国内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掌握了现代康复医学的诊疗技术,但小儿脑瘫的康复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1)小儿脑瘫康复机构少而且分布不均,不能有效形成网络;私人建立康复机构虽较多,但管理不规范,给患儿康复带来极大不便。(2)随着小儿脑瘫发病率的升高,康复需求量不断增加,康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康复队伍还十分年轻,康复治疗的理念、理论、技术、方法、途径等与发达国家仍有在很大差距,还需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努力探索、学习和实践。(3)目前小儿脑瘫的康复还主要集中于医院康复,如何发展为实践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相互结合的模式,是医务工作者长期坚持目标。(4)小儿脑瘫康复费用较大,时间较长,许多家长由于经济和精神压力过大,放弃对患儿的治疗,因此建立健全小儿脑瘫康复的救治和社会保障体制迫在眉急。这也更需要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模式从医院模式到社区模式、家庭模式、学校模式的转变。(5)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专业工作者素质的提高,环境条件的改善、观念的更新,能为小儿脑瘫康复的事业发展创造条件[10]。

  综上所述,脑瘫的治疗是长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广泛合作,积极开展各方面的研究,应用神经营养药物、现代康复技术,外科矫形技术,并结合传统中医中药,必将为中国小儿脑瘫的治疗走出一条特色道路。

  [1] 王子才,姜志梅.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9届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交流会议[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4):1742.

  [2] 林尚训.我国残疾儿童事业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8,11(4):2.

  [3] 肖侠明.小儿神经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4] 谭育华.应用神经阻滞绝缘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539540.

  [5] 郑玉蔼,徐开寿,李金铃,等.肉毒毒素综合康复治疗与脑瘫患儿蹲伏步态[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0(1):8384.

  [6] 陶维元,文芳,张鸿,等.脑性瘫痪患儿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1):56.

  [8] 常义,陈国志,肖安平,等.儿童脑瘫的外科治疗[J].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1996,1(2):106107.

  脑瘫是以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1],是永久性损害,不可改变,主要影响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目前,脑瘫的定义说法不一,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论[2]。

  儿童患脑瘫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3]。近年来,小儿脑瘫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在小儿脑瘫康复上投入很大,但在脑瘫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综合的康复训练是治疗小儿脑瘫最有效的方法[4]。

  早期干预、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对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5]。

  材料收集来自于吉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2009年3月~2012年9月住院脑瘫患儿114例,男70例,女44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5岁9个月。

  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肢体康复训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矫形器的应用、手术治疗、高压氧、水疗、电疗、针灸按摩、中药熏蒸、语言矫治、引导式教育等。康复医师通过对患儿的初次评估结果,制定出近期的康复训练计划,为患儿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然后实施康复训练。

  评估方法的选择,参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达的《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项目》中脑瘫儿童康复档案中的评估标准,由专职康复医师对训练儿童逐项进行评估、计分。

  诊断依据参照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6]。

  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描述集中和离散趋势,组间比较应用秩和检验。

  对114例住院脑瘫患儿康复治疗项目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肢体运动康复训练103例,占比例最大(92.0%),下肢矫形器的选择60例占54.0%、手术治疗34例占30.6%、水疗25例占21.9%、电疗20例占17.5%、高压氧16例占14.0%。脑瘫儿童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肢体运动障碍,所以脑瘫儿童首选的项目是康复训练,根据病情再选择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对114例住院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运动疗法112例,占比例最高(98.2%),中医按摩106例占92.9%、作业疗法97例占85.1%、语言治疗91例占79.8%、引导式教育62例占54.4%。

  对114名住院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平均分分别为(10.5±9.0)分和(16.0±9.0)分;治疗前后得分分布有统计学差异Z=-6.187(P

  我国小儿脑瘫的患病率为2‰,脑瘫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治疗对减轻功能障碍、减少残障意义重大[9]。本研究对114例住院脑瘫患儿康复治疗项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康复训练所占比例最高(92.0%),其次为矫形器的应用(54.0%)、手术治疗(30.6%)、水疗(21.9%)、电疗(17.5%)、高压氧(14.0%);康复训练以运动疗法所占比例最高(98.2%),其次为中医按摩(92.9%)、作业疗法(85.1%)、引导式教育(54.4%)、语言治疗(79.8%)。以上结果表明:脑瘫患儿的康复大多数采用综合治疗。对脑瘫患儿治疗前后评估,治疗后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在治疗儿童脑性瘫痪上具有一定效果。实施康复训练后,患儿语言表达、生活自理、肢体活动能力有明显改善[10]。

  脑瘫儿童的治疗方法很多,临床康复治疗中多采取综合措施,脑瘫患儿因损伤部位在脑部中枢神经,临床表现上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同时还可伴有言语障碍、智力障碍、癫痫、斜视等并发症,治疗中除针对运动功能存在障碍外,应同时治疗其并发症。癫痫是脑瘫儿童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在10%~20%,由于脑部受损,脑神经细胞可出现异常放电,脑损伤程度会进一步加重,由此可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康复治疗的同时要控制癫痫的发作,视力障碍可以配戴适宜的眼镜矫正视力,关节脱位可以手术解决,听力障碍可选择人工耳蜗或验配助听器。因为脑瘫儿童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在专业康复机构进行训练外,还要将社区与指导家庭训练相结合,有研究证明社区康复是一种可行、高效、经济的康复途径[11]。这就要求我们训练机构在训练患儿的同时要教会家长最基本的康复手法,保证患儿离开康复机构后得到长期有效的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的治疗除以上治疗方法外,还可以选择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推拿疗法在脑瘫康复中应用广泛,推拿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还可以扩大关节活动度,推拿治疗过程中患儿没有痛苦,一般配合的较好,患儿家长易于接受。

  虽然康复训练的方法很多,但也要考虑到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脑瘫儿童也和正常儿童一样,除了每天的康复训练外,也喜欢游戏,同样需要有正常幼儿的教育。音乐疗法、游戏训练都是患儿喜欢的愿意做的,运动游戏可以促进学习,脑瘫儿童以运动障碍为主,同脑瘫儿童游戏要克服许多困难,要改变一下物理环境,把康复训练内容融入到游戏当中,这种训练方法患儿易于接受,也越来越受临床医生的重视。由于脑瘫儿童的病情不同,临床表现、临床类型也不相同,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评估后结果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训练计划[12],并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同时注重其他方面的需要。

  综合性的大医院都设有康复科,但由于康复治疗的费用高昂、不能满足贫困脑瘫患儿的需求,使得大部分脑瘫患儿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康复治疗。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采取一系列措施,对0~6岁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救助[13],中国残联印发了关于脑瘫儿童的康复救助项目,这样使得更多的脑瘫儿童有机会到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现在社区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脑瘫儿童就不用到外地就医,可以就近到当地社区。在社区康复师的指导下,采取机构集中评估、训练和家庭康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脑瘫儿童进行系统的康复,巩固疗效,提高康复效果。

  发现脑瘫患儿要及早进行康复治疗,有效地进行早期干预对患儿的康复将起到重要作用[14],加大社会宣传,让人们都知道什么是脑瘫、脑瘫的病因及危害,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脑瘫儿童,要做好三级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轻残障,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15],使脑瘫儿童能够同正常儿童一样生活。

  [1] 李晓捷. 我国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方面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7):575-576.

  [2] 李晓捷. 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

  [3] 徐开寿,麦坚凝. 脑性瘫痪的诊断、评估及治疗[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2):950-952.

  [4] 卢小妹,杨李. 小儿脑性瘫痪的防治进展[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7):668.

  [5] 陈正平,张绍岚.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86例临床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4):774.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 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4): 262.

  [7] 汤明丽,吕复莉.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 安徽医学,2012,33(9):1256.

  [8] 李文军.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患者的影响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22.

  [11] 陈彬,张丽华. 脑性瘫痪患儿的社区康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6):67-68.

  [12] 张雁,吴卫红. 个体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2012,27(3):180-182.

  [13] 银芳,刘宇赤. 我国脑瘫儿童康复服务中的问题探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18(6):595-597.

  结果:两组经过康复后,Fugl-Meye评分都明显上升,但是治疗组的上升幅度更加,两组对比也差异明显(P

  结论: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其中3/4的生存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1]。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目标是尽可能降低残障的程度,最大限度地达到日常生活自理[2]。肌电反馈电刺激康复仪是一种由肌电生物反馈介导的低频电刺激,通过有目的的主动重复的随意运动而产生更为有效的被动运动,要求患者主动参与,有助于运动再学习[3]。本文具体探讨了脑卒中后偏瘫者采用康复治疗仪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严格选择并纳入2009年10月~2012年3月在我院诊及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入选标准: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卒中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首次发生脑卒中或既往发生腔隙性脑梗死而无后遗症存在的患者;年龄40-80岁;发病后3个月内且脑梗死生命体征平稳至少48小时以后;临床试验之前未接受过正规康复治疗;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男60例,女20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4.23±6.38岁。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比类似(P>

  0.05)。

  1.2康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基础的康复治疗(物理治疗,每次治疗45min,每天治疗1次,bobapp官方下载入口每周治疗5天;电动起立床训练,每次治疗30min,每天治疗1次,bobapp官方下载入口每周治疗7天;推拿治疗每次15分钟,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仪治疗,选择IFES-I型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取卧位或坐位,将表面电极安置于偏瘫上肢腕关节背伸肌肉,脉冲频率50Hz,刺激时间4.0s,间歇时间15s。每次治疗60个周期(20分钟),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0天。

网站首页 关于bobapp官方下载入口 体检套餐 新闻资讯 专家团队 优惠套餐 先进仪器 健康知识 荣誉资质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电话:0898-08743298 手机:13895132498
Copyright © 2012-2018 bobapp官方下载入口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19007739号-1 
BOBAPP(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