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bobapp官方下载入口,诚信永远不变。 服务热线:0898-08743298 BOBAPP(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分享到:

优惠套餐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惠套餐

bobapp官方下载入口中医治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1-27 17:15:04点击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以及运动习惯都发生了极大转变。糖尿病逐渐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疾病。根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3亿的糖尿病人,而在我国这项数据已经达到了4百万,并且每年会有新增的糖尿病人大约115万,它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全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理念强调整体性治疗和辨证的手段,这是我国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典型原则。此外,中医治疗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关注环境对人体质的作用和治疗效果,即中医之道中常常会提及的“天人合一”就是这个效果。我院中医科室从2011年至2012年研究探讨了中医医治糖尿病的诊疗效果以及临床分析研究,有关统计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接受糖尿病治疗的180名患者随机分为95人的观察组和85人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男性55名,女性40名;其中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为62岁,患病时间大约为一到五年。对照组的男性有48人,女性有37人;其中最小年龄为42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61岁,患病时间大约为半年到四年。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年龄、病状以及患病时长上都有平衡性。

  1.2.1 对于采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依据每个患者的不同表现症状辨证治疗。对于肾虚的患者,主要是采用一些滋补的药方达到补肾滋肾的目的。主要使用的中药材有佛手、五味子、芍药、山楂片各10克,另外还有淮山、黄精、何首乌、金樱子等药材各15克。对于患有脾阴不足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则需要滋阴固本,清热解毒的药材,主要有6克的五味子、10克泽泻、各有15克的麦冬和沙参,加上30克的山药以及20克的天花粉。对于一些气阴体虚的患者,主要是为了补气活血、益气通络。主要采用的药方是:10克的苍术以及白葛根、元参和党参各加20克、30克的生地。

  1.2.2 对于使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注射胰岛素方式来进行治疗,让糖尿病患者服用胰岛素的口服药物,如格列酮和双胍类常规西药,另外采用几丁聚糖等一些产生人体免疫性能的药物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定准则 经过治疗后的显著效果为,患者空腹测量血糖值,以及用餐过后两小时内血糖有所下降直到正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产生的有效效果是空腹以及餐后两小时测量的血糖值有所下降,并且超过了治疗前血糖值的22%,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显示为无效的是患者空腹测量血糖值,以及用餐过后两小时内血糖相比之前没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也无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采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而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67%,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传统中医学理论认为糖尿病患者是因为先天体质不足以及喜好肥腻的饮食,加上过度劳累和情绪失调等原因而患病,一旦患上糖尿病,就会伴随病人终身,且是一种慢性的疾病。这种病因常常会伴随有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器官的疾病,所以中医治疗强调阴阳的平衡性。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典型原则,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不同生活环境以及体质等因素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我院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方案上使用的是补气养血、滋阴补阳的方式,基于患者不同的辨证治疗。并且可以使得患者在临床诊疗效果上得到极大的改善,能够改善常见的糖尿病症状。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指标与治本以及实与虚的关系,不能认为改善就是根除。总之,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不同的症状及病情,开药方进行治疗。经过我院这次的观察比较,认为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要显著高于西医治疗,并且在治疗效果上比较稳定、很少会产生毒副作用、能够极大程度上改善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大多体质以及生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防范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并发症,能够作为有价值的治疗方案大为推广。

  [1] 陆付耳.中医治疗糖尿病从强调“益气养阴”到兼顾“解毒扶阳”[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04):112-113.

  由于急性病对群众健康关系重大,所以能否有效地治疗急性病,是中医事业能否立足与发展之本。下面就几种临床常见的急性病阐述一下中医的特色疗法。

  患者,女,2010年7月20日以“左侧腰腹阵发性剧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妊娠26W”入院,器械检查提示“左输尿管上段9mm×7mm大小结石”,经抗炎、解痉治疗,依然剧痛阵发,遂邀中医会诊。予针灸治疗,取穴:肾俞、带脉、水道、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得气后接G6805-2型针灸仪,连续波,大小以患者能忍受为度。2分钟后患者疼痛开始缓解,15分钟后疼痛消失,继续留针30分钟。停用一切药物,1次/日针灸治疗,患者疼痛未再发,1周后尿道排出1枚绿豆大小异物,当天B超复查输尿管未见结石。《内经》:“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输尿管结石的产生,多由湿热蕴结,酿而成石,堵塞尿路,气机不利,不通则痛。针刺肾俞、带脉可益肾驱邪,水道、足三里可清利湿热,三阴交、太冲可通络止痛。研究表明,泌尿系结石剧痛发作时针刺不仅可以镇痛,还可催结石下移。输尿管结石的西医治疗多以体外碎石、尿道取石、手术治疗为主,然而有些患者如孕妇、血小板减少症、高龄老人等,并不适用,有些农村、偏远地区也不一定有设备和条件,再者有些患者碎石后疼痛不一定能马上缓解,针灸有解痉、止痛、排石的作用,几乎无创伤,又无需大型设备,随时可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患者,男,45岁,急性阑尾炎术后10小时,腹胀痛剧烈,恶心干呕,无排气排便,肠鸣音消失,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腹膜炎,2009年8月21日晚8:00邀余会诊。视患者面赤,肤温灼热,腹胀满拒按,舌红苔黄,脉弦数,此乃阳明腑实证,予《伤寒论》大承气汤加味:芒硝30g(冲服),大黄30g(后下),厚朴15g,枳实15g,银花30g,黄芩30g,丹皮12g,皂角刺15g,2剂,1剂水煎服,1剂水煎冷却后灌肠。第2天上午患者家属告知:今凌晨1:00许排气后腹胀痛开始减轻。原方再进5剂后患者症状消失出院。吴瑭:“承气者,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

  患者,女,65岁,2005年9月4日就诊。述上腹阵发性剧痛1周。之前一直在当地乡卫生院住院治疗,病情时好时bobapp官方下载入口坏。现患者上腹疼痛甚剧,畏寒发热,体温38.2℃,舌红苔薄白,脉弦数,B超提示胆总管蛔虫,予《伤寒论》乌梅丸:乌梅15g,细辛6g,干姜6g,黄连12g,当归6g,制附片6g,川椒8g,桂枝6g,党参10g,黄柏10g,3剂,日1剂水煎服。1剂后患者痛止,3剂后排出一次性筷子大小蛔虫1条。胆总管蛔虫可参照中医蛔厥论治,《伤寒论·厥阴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方中重用乌梅,是用其味酸能制蛔,川椒、细辛味辛能驱蛔,黄柏、黄连味苦能下蛔,柯琴曾对该方的治蛔作用概括为:“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能下”。

  现病史:患者素嗜食辛辣煎炸之品。3天前腰背部皮肤灼热疼痛,不久出现水疱,用西药治疗疗效欠佳。自觉口干苦,小便黄,大便结,要求中医治疗,遂来我院门诊。

  检查:体温37.7℃,脉搏86次/分,血压120/80mmhg。右侧腰背部呈带状分布簇集性水疱,绿豆至黄豆大,疱周基底潮红,疱液混浊,水疱间皮肤正常。白细胞计数7.2×109/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25%。

  4月24日二诊:服上方后第3天体温恢复正常,水疱干燥结痂,局部红晕见少,疼痛、刺痒感减轻。继续上述治疗,继服上方5剂后,诸症消失。

  现病史: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壁、左上肢及手部灼热疼痛伴成簇性丘疱疹,外院已给予阿昔洛韦片、板蓝根冲剂内服,阿昔洛韦软膏局部外用,持续用药1周水疱消失,但局部灼热持续不消,疼痛难忍,口干苦,小便黄.大便结。2002年9月26日前来我院皮肤科治疗。既住有高血压病、类风湿关节炎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检查:体温36.8℃,血压130/90mmhg,被动.痛苦面容,心肺胸透未见异常。左侧胸壁第2、3肋间皮肤处可见呈带状分布的色素带,左上肢肘内侧及手部、手心处也可见呈带状样色素沉着斑,局部叩痛。未见水疱、丘疹。血常规:白细胞4.2×109/l,中性粒细胞66.3%,淋巴细胞33.7%。

  10月8日二诊:用药7剂,局部灼热缓解,但疼痛不减,并伴有面色萎黄,神倦乏力,纳食减少,舌质淡黯,苔薄白,脉细弱,考虑到患者年老体弱,正气本虚,湿热毒邪蕴结,伤阴耗气,患者体质难免有瘀多气少之嫌,实为气虚血滞证。原方加称星子树根60g、黄芪25g、鼠妇6g、地龙6g等益气化瘀通络之品,服药7剂后局部疼痛明显缓解。

  现病史:约l0天前因“感冒”伴头痛,服“感冒通”后未见明显好转,继则左侧头面至同侧枕部发现红斑小疱,外院给予注射转移因子,阿昔洛韦及夫坦(喷昔洛韦乳膏)等内服外用药后,红斑小疱消退,但头痛未见减轻,两日后逐渐增重,痛至夜睡不能人眠,掣引性痛及同侧手臂,并有轻度的恶心感,间有视物昏花感。

  检查:苦容,语言低沉。左侧头面可见到淡红色带状斑和色素沉着斑,局部叩之痛敏。

  12月9日二诊:服药3剂,头痛已去大半,精神振奋,面带笑容应答。嘱余下二剂药服完,另处方:桃仁l0g、赤芍10g、黄芪15g、地龙10g、红花l0g、甘草6g、臭牡丹25g、称星子树根60g。

  按语:蛇串疮又有“缠腰火丹”、“火带疮”等别名。《外科大成?缠腰火丹》称本病为蛇串疮。“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这些发病部位及皮损的描述,相当于今之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例一是单纯性带状疱疹,例二是带状疱疹遗留的后遗神经痛,通归于湿热火毒为患,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痛为法,一般疗效可佳,尤为其初发的簇集成群水疱常规消毒后,针刺一一将水疱挑破,外点用红升丹粉末,其止痛效果好,水疱干缩结痂快。但对老年患者由于正不胜邪,湿毒蕴结,常常致局部气滞血瘀,经络痹阻,从而出现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治疗上若泥于苦寒清解,常犯“虚虚”之戒,应重在辨证,施治随机。若证属阳虚寒凝,经络阻滞,治宜温阳活络、散寒通滞。方拟阳和汤加减;证属气虚血滞,久病络瘀,治宜补气活血,通络止痛,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素体不足,气虚邪恋,血行涩滞,终成气虚血瘀,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痛入络,也可多从气血调理人手,发于头面部的主以通窍活血汤;发于胸胁部的主以复元活血汤;发于腰背部的主以膈下逐瘀汤;存各类主方的基础上.灵活的随证加减在于各家的变通。对于年老体弱者针对病证,又要兼顾其体质,血分药的应用中.切勿忘记黄芪类气分药的参与.气行血行,气力足.痞涩之血脉得以畅通,通则不痛矣。

  在饮食卜给予高热量、高维牛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瓤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海鲜、公鸡、鲤鱼及刺激性的食物,并戒烟酒。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眩晕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眩晕证为临床常见病症,以头晕目眩为主,伴有站立失衡、眼球震颤、倾倒、指物偏向、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西医认为,眩晕是由于颅脑神经和血管功能失调,刺激耳蜗感受器引起,患者常出现眩晕、耳鸣等症状[2],临床上对患者常规给予改善颅脑循环,调节神经功能等对症治疗。为了解中医辨证治疗和常规西医治疗眩晕证患者的临床效果,笔者对52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眩晕证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26例。中药组患者男10例,女16例;年龄35~73岁,平均(51.5±6.2)岁;病程1个月至14年,平均(1.8±0.6)年。西药组患者男12例,女14例;年龄36~76岁,平均(51.3±6.7)岁;病程1个月至12年,平均(1.7±0.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患者有明显眩晕症状,在转身、改变时加重,伴有视物旋转、头胀、恶心呕吐等表现,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3]和《眩晕临床诊断指南》[4]中眩晕证的诊断标准;(2)患者对本治疗研究知情,自愿配合完成治疗研究。

  (1)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晕、眩晕患者;(2)失语、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完成治疗的患者;(3)对本治疗研究药物有禁忌证或过敏患者;(4)未能完成全程治疗的患者。

  1.4.1中药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1)肝阳上亢型:患者眩晕耳鸣,头重且胀,口苦,脉弦,舌红苔黄,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方剂为桑寄生30g、杜仲20g、天麻10g、石决明30g、牛膝15g、夏枯草20g。(2)痰浊中阻型:患者眩晕头重,少食多寐,脉濡滑,苔白腻,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方剂为茯苓20g、生姜10g、法半夏15g、甘草6g、陈皮10g。(3)气血亏虚型:患者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脉细弱,舌淡,给予归脾汤治疗,方剂为黄芪20g、白术20g、当归12g、党参20g、酸枣仁12g、天麻10g、龙眼肉10g、生姜10g、远志6g、炙甘草6g。(4)瘀阻脑络型:患者眩晕耳鸣,失眠,头痛,脉涩,舌紫暗,给予通窍活血汤治疗,方剂为桃仁15g,川芎15g,老葱10g,生姜10g、丹参15g、天麻10g、红花10g。(5)肾阴不足型:患者眩晕,精神萎靡,月经不调,遗精,脉细数,舌红少苔,给予左归饮治疗,方剂为淮山药20g、熟地黄20g、枸杞子15g、茯苓20g、天麻10g、炙甘草6g。(6)肾阳不足型:患者眩晕,精神萎靡,腰膝酸软,脉沉细无力,舌淡,给予右归饮治疗,方剂为淮山药20g、熟地黄20g、枸杞子15g、天麻10g、杜仲20g、山茱萸15g、肉桂3g、炙甘草6g。上述药方,水煎,取300mL药汁分早晚服用,1剂/d,连续治疗14d。1.4.2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长春西汀片(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16),5mg/次,3次/d;口服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69),1支/次,3次/d;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片(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105),5mg/次,1次/晚。连续治疗14d。

  1.5.1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治疗前、治疗14d后,采用头晕障碍量表对患者的眩晕症状进行评定,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眩晕症状越重[5]。1.5.2眩晕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用0~10刻度尺相应标示0~10分眩晕症状,让患者自评,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眩晕症状越严重[6]。1.5.3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7],根据患者治疗后眩晕、头晕、恶心呕吐等证候积分进行评定。显效:积分改善≥75%;有效:积分改善24%~74%;无效:积分改善≤23%。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DHI、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DH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HI、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患者DHI、VAS评分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

  中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96,P=0.028);中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西药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是指体内胰岛素相对和绝对不足所致。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患。约80%~85%为非依赖性胰岛素缺乏所致的2型糖尿病,15%~20%为依赖型胰岛素缺乏的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3%~5%。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各种肿瘤,有死亡三大杀手之称谓。我国是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人口老龄化逐年增大,饮食结构不断改变和环境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有向年轻化、高发病率发展的趋势,如何治疗糖尿病是非常严峻的形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畏惧用西药,担心用药量大,药费偏高,毒副作用大,并发症多,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而感到非常困惑。因此,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祖国医药治消渴病(糖尿病)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消渴”的记载。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有消渴病的专篇论述,理、法、方、药系统完整。如“饮一斗、小便一斗”,“消谷善饥”等三消之证,具有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其治疗消渴病的名方《肾气丸》至今仍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有效精方。唐代孙思邈《千金备急要方》、《千金翼方》中明确指出消渴病具有尿甜和体重减轻、消瘦的经典记载,并发症记载有“节病、雀盲、耳聋”等,并将消渴病按“上、中、下”三消论治。从前贤方书中记载治疗消渴病的名方举不胜举。祖国医学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酿成内热;或情志化火,元阳亏耗,耗伤肺、胃、肾之阴液,导致阴阳失调。或由于肾阴不足,元气虚弱;或肾阳亏耗,命门火衰等导致消渴病的发生。从脏论治,多从肺、胃、肾三脏论治,从阴阳论治,多从滋阴为主。正如《医学心悟·三消》篇所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也。”笔者在临床治疗糖尿病二十多年中,除遵从前贤所言之外,在遣方用药中,重用经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具有降糖作用的单味中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略举二、三。

  1.1 降糖作用 人参含有人参多糖、人参多肽、人参皂苷等,具有降糖作用。(1)人参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有降低血糖值,减少酮体,促进糖吸收的作用。(2)人参多肽降血糖作用除了具有促进糖原分解或抑制乳酸合成肝糖原外,主要由于刺激了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D)的活性,使糖的有氧氧化作用增加。(3)人参多糖亦可使丙酮酸含量增加,并抑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使乳酸减少。另外,人参多糖还可增强SDH和CCD的活性。

  1.2 临床应用 (1)人参对轻度糖尿病患者可以显著减少血糖,使血糖降低45~50 mg%,停药后,可持续两周以上。(2)中、重症患者,需要与胰岛素合用,配合人参后,可减少单独使用胰岛素制剂的用药量,延长降血糖的时间。(3)人参配干地黄合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精神与体能状况。(4)建议使用人参粉剂、胶囊剂型。

  2.1 降糖作用 黄连、小檗碱均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动物实验证明,黄连水煎剂可降低小白鼠的血糖,小檗碱可以对抗正常小白鼠皮下注射葡萄糖或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也可以抑制饥饿小白鼠腹腔内注射丙氨酸后血糖异常所致的血糖升高。其降糖作用兼有磺酰尿类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特点。其降糖机制为抑制肝糖原异生及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酵解作用,同时具有抗血糖激素的作用。

  2.2 临床应用 (1)治疗2型糖尿病30例,除控制饮食外,口服黄连素0.4 g/d,1~3个月为一个疗程,用药后4例患者一周内血糖下降;7例2周内血糖下降;14例3周内血糖下降;5例疗效不明显。(2)建议用黄连粉剂、胶囊剂、片剂。

  失眠亦称不寐,《灵枢·大惑论》称为目不暝,并详细地论述了其病机:“卫气不得于入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内经》亦有“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气入侵脏腑迫使卫气行于阳分,不得行于阴分,则阳盛于外阴虚于内而不得眠。《灵枢·营卫生会篇》专门论述了老年人“不夜暝”的病因病机,“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昼不精,夜不寐”。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三·大病后不得眠侯》说:“大病之后,脏腑尚虚,营卫不和,故生于冷热。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若心烦不得眠者,心热也。若但虚烦,而不得眠者,胆冷也”。指出脏腑机能失调和营卫不和是不寐的主要病机。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一》曰:“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说明肝经血虚,魂不守舍,影响心神不安而不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说:“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尺之也。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证”。

  综观古今医家对不寐的病机认识,不外乎脏腑、阴阳、气血失衡,营卫失和的原因却多种多样,大的方面分外感与内伤,致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而成本病。由外感病引起者,主要见于各种热病过程;由内伤引起者,则多由于情志不舒、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痰热内扰、胃气不和所引起。因外感所致的不寐,实证较多;因内伤所致的不寐,以虚证为主。

  笔者从所治病例发现,当今失眠患者增多,除上述诸多因素外,还因为人们心理压力过重,情绪波动较大引起心血耗伤,心失所养,脑失所养,心神无所归依(阳气不得潜藏),而导致失眠,其次是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不规律嗜食肥甘厚味致使“胃不和则夜不安”;要风度不要温度,通宵达旦不寐,阳气耗损太重,不能潜藏蓄积,阳气不能推动血液运行温煦全身,使心脑失其所养而失眠。

  古人对不寐的各种原因,也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如《灵枢·邪客篇》有:“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1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虚烦虚劳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一》记载了丹砂、琥珀等重镇安神药,并在半夏秫米汤的基础上拟用温胆汤等治疗大病后虚烦不眠。明·张介宾提出“饮浓茶则不寐”。明·李中梓则更详细地说,不寐之故,大曰有五:一曰气虚,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一曰阴虚,血少心烦,酸枣仁一两,生地黄五钱,米二合,煮粥食之;一曰痰滞,温胆汤加南星、酸枣仁、雄黄末;一曰水停,轻者六君子汤加菖蒲、远志、苍术,重者控涎丹;一曰胃不和,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类。

  古今医者对不寐的治疗千变万化,但笔者认为其治疗原则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关键在于安神镇静,安神镇静是治疗不寐的基本原则。安神又分重镇安神与养心安神,重镇安神常用朱砂安神丸、磁朱丹,养心安神常用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等,在使用重镇安神的同时要勿忘健脾。二是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如补益心脾的归脾汤、滋阴降火的黄连阿胶汤,交通心肾的交泰丸,疏肝养血的酸枣仁汤加柴胡,益气镇惊的安神定志丸,化痰清热的清火涤痰汤,和胃化滞的保和丸等。三是要注意情绪调节,缓解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四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顺四时而调起居。

  例1,女,50岁,2003年10月中旬就诊于我处,患者系脑瘤术后,一个月不得眠,神情痛苦,焦躁,自汗淋漓,自述每晚用舒乐安定4片无效,求治过中医亦无效,好几次有过轻生念头。余诊其脉,弦疾而涩,观其舌,质黯淡苔黄而腻。四诊合参为痰热互结,脑失所养。自拟胆星10g,地龙30g,石菖蒲15g,远志15g,土茯苓100g,山楂50g,鸡血藤100g,木通6g,2剂而诸症全除。

  糖尿病(sugar diabetes)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1]。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消渴”证,病理上燥热为标,阴虚为本,并发症多见高血压、心肌梗死、白内障、痈疽等。本文对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比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并筛选出更优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选择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括50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按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39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2.4±9.4)岁,平均病程为(4.6±2.8)年。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52.6±9.6)岁,平均病程为(4.4±2.3)年。全部患者均存在以下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多尿、多饮、多食、乏力;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末梢神经病变等。餐后血糖浓度检测情况:按照各组患者血糖浓度检测结果将两组又分别分为低血糖组、中血糖组、高血糖组,血糖浓度范围分别为7.7-12.9mmol/L、13.1-19.0mmol/L、19.1mmol/L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显著性,故临床疗效具有可比性。

  2.1治疗方法[2]对于中医治疗组的患者,主要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中药主要采用黄芪、丹参、茯苓、生地、山药等。中医方法主要为针灸治疗法,针灸的穴位包括:肝俞、胃俞、胰俞、肾俞等。对于并发轻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配风池、内关、百会、太冲穴,对于并发轻微周围神经炎的患者,上肢加八邪,下肢加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15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中医治疗组中有31例患者同时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除采用以上中医治疗方法以外,还结合西医疗法,即采用口服降糖西药格列齐特片80-240mg/天。

  2.2疗效评价方法全部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3]。疗效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的标准是空腹或饭后尿糖检测显示阴性,空腹血糖浓度低于6.6mmol/L,无糖尿病的相关临床症状,体重在正常值范围;显效的标准是:24h尿糖定量低于10g或24h尿糖定量较治疗前降低超过30%,空腹血糖浓度低于7.2mmol/L,餐后2h的血糖浓度低于8.3mmol/L,糖尿病的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的标准是:24h尿糖定量在10至25g之间或24h尿糖定量较治疗前降低在10%-29%之间,糖尿病的相关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浓度低于8.4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低于10mmol/L。无效的标准是:治疗后血糖、尿糖浓度均未改善。

  目前,糖尿病已称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常见病,并且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远远高于1型糖尿病患者,约占全部糖尿病患者数的95%[4-5]。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中、西医有着不同的观念,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若将两种治疗观念结合起来共同治疗糖尿病,会得到更加乐观的疗效,由本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中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1]黄丽萍.中西医结合防治2型糖尿病[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7):2308-2309.

  [2]刘其刚.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2):29-30.

  [3]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1992.

  梅核气是内科和咽喉科的常见病证,是指患者自觉咽部有异物堵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的咽异感症、癔球症、咽神经官能症等。本文将近五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不少医者基于不同的病因病机认识,根据辨证创造了多种治法,运用固定的专方专药来治疗梅核气,取得了较好效果。

  梅核气最早描述见于《金匮要略》中:“咽中如有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在《南阳活人书》中首用此病名。本病的发生,历代医家多认为由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郁而痰结,痰气交阻,结于咽喉而成,并以《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及《古今医鉴》四七汤为主方治之,取其辛开苦降、行气化痰散结之意。近年来,有医者从降胃气、疏肝气、化痰结等方面来论治本病,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纵观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的经验,具有各自的特色,也造成了本病诊断标准不一,辨证分型不规范,疗效判定标准参差不齐,文献中存在着科研设计缺乏严密性和系统性,今后需加强本病的客观化和标准化研究。某些疗法颇具特色,但缺乏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深入研究和进一步的报道。梅核气治疗时间较长,对于剂型方面,虽然报道有散剂、胶囊制剂、浓缩剂等,但是总体上报道比较少,需要进行研究,以制成适宜的剂型,方便患者一定时期的服用,以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存在对于梅核气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患者有恐癌心理,影响了生活质量,因此,耐心听其诉说病情,予以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并进行心理疏导,使之去除不必要的顾虑,就显得尤为重要。

  [2]张春刚.咽喉异感症的辨证治疗[J].河北中医,2004,26(8):605.

  [3]金慧鸣.辨证治疗咽异感症7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8):34.

  [4]徐静,钱丽.中医药辨治梅核气概要[J].陕西中医,2005,26(3):241.

  [5]肖全成,张雄.中医辨证治疗梅核气106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03(2):47.

  [8]侯景兰.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梅核气40例[J].国医论坛,2004,19(4):8.

  [10]周文荣.自拟苇茎厚朴汤治疗梅核气32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1):26.

  [11]张锐,孙中兰.旋降汤治疗顽固性梅核气27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4,39(4):149.

  [12]樊玉敏.解郁豁痰利咽汤治疗梅核气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5(1):62-63.

  [14]周仕亮.加减麦门冬汤治疗梅核气20例[J].河南中医,2003,23(9):79.

  [15]蒋次鹏.枳壳阿魏验方治疗梅核气[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2,8(2):30.

  [18]朱凤鸣.通窍活血汤亦治梅核气[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7):283.

  [20]金钊.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验案举隅[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5):216.

  [21]柳凤兰,张庆掣,郝秀霞.针药并用治疗梅核气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5):601.

  [22]王天生,吕兰萍.穴位注射气管炎菌苗治疗梅核气20例[J].中国针灸,2006,26(11):768.

  男性不育症是中医男科的常见病症之一,有资料表明不育夫妇占已婚育龄夫妇的10%~15%,其中由男方原因引起不育者约占40%。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对男性不育的认识不断深入,在治疗上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或补虚或泻实,运用不同的治疗法则,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迄今为止,研究者对不育症辨证论治的认识不尽相同,尚未建立起统一的不育症基本证型和治疗法则。赵丽华等[1]分6型治疗男性不育症56例,肾气虚弱型治以益肾养精;湿热下注型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养精;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肝气郁结型治以疏肝解郁、益气养精;痰湿阻滞型治以健脾化湿、行气涤痰;精道闭阻型治以活血化瘀通精。结果:痊愈34例,临床治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82.1%,总有效率为96.4%。夏春风等[2]分7型治疗男性不育症68例。肾阳虚型治以补肾壮阳、益精生髓,方选景岳赞育丹加减;肾阴虚型治以滋阴补肾、生髓潜阳,方选五子衍宗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气血两虚型治以大补气血、育阴壮阳,方选十全大补汤加减;肝郁气滞型治以疏肝理气解郁,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痰湿内蕴型治以燥湿化痰,方选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治以活血祛瘀通络,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湿热下注型治以清热解毒除湿,方选萆薢分清饮合四妙散加减。结果:治愈18例,显效3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77%。周长金[3]治疗异常120例,肾阳不足,肾气衰少(58例)治以益肾温阳法,用金匮肾气丸加仙茅、淫羊藿、巴戟天、鹿角胶、海狗肾等共奏温肾填精之功。寒滞血瘀,肾精不通(32例)用血府逐瘀汤加鹿角片、女贞子、覆盆子、枣皮等品治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兼以补肾填精。湿热下注,难化(不液化)(30例)治则清热利湿,药用萆薢分清饮加蒲公英、败酱草、生地、丹参、白花舌蛇草、枣皮、苦参、土茯苓、川楝子、荔枝核等,清热解毒,利湿别浊,使之液化。治疗结果:临床治愈74例(61.7%),显效19例(15.8%),有效17例(14.2%),无效10例(8.3%),总有效率91.7%。谭青蓝[4]分3型治疗不液化症42例,阴虚火旺型治以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2g,黄柏、生地黄、熟地黄、天冬、石斛、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各15g,山楂30g,麦芽30g,五味子10g);湿热下注型治以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龙胆草10g,黄柏l5g,黄芩12g,泽泻15g,萆薢20g,车前子20g,薏苡仁30g,栀子15g,牡丹皮12g,土茯苓30g,虎杖15g,山楂30g,麦芽30g);瘀痰阻滞型治以化痰祛瘀,用导痰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胆南星10g,半夏10g,丹参20g,赤芍15g,小茴香3g,牛膝15g,蒲黄10g,当归10g,路路通20g,川芎6g,五灵脂10g,山楂30g,麦芽30g);对照组36例用α-糜蛋白配合口服维生素E、复方新诺明及葡萄糖酸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4.8%,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治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61.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目前对不育症的治疗,多数医学同行采用在基本方基础上随症加减治疗。刘长振[5]自拟生精活力汤(组成:黄芪25g,党参、苡仁、黄精、菟丝子、枸杞各15g,茯苓、怀牛膝、怀山药各12g,沙苑子、熟地、淫羊藿、紫河车、何首乌、车前子各10g。),湿热甚者去熟地、何首乌,加苍术、川朴各10g;血瘀甚者加丹参、益母草各10g。每日1剂,水煎2次,首煎与次煎各200ml,混合后分2次温服治疗少精弱精性不育,结果120例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治愈38例,显效35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7.6%。赵创等[6]用加味地黄汤治疗男性少精、弱不育症200例,(基础方:熟地15g,山萸肉12g,山药15g,丹皮12g,茯苓15g,泽泻15g,仙灵脾15g,大芸12g,女贞子12g,沙苑子12g,首乌12g,黄芪15g,当归15g,川芎15g,地龙12g,鹿角胶10g)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每次150ml,30天为1个疗程。根据临床出现的不同症状可随症加减:偏肾阳虚者加制附片、肉桂;偏阴虚者加麦冬、知母;湿热明显者的加黄柏、龙胆草;瘀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湿盛者加苍术、砂仁。结果:治愈84例,有效98例,无效18例。欧阳洪根等[7]采用自拟生精方治疗少症50例,随症加减。结果:恢复正常40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2.0%。韩兰英等[8]用自拟生精汤为基本方治疗异常不育症87例,随症加减。结果:治愈12例,显效48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8%。王祖龙等[9]用育嗣汤(组成:黄芪30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0g,熟地黄20g,菟丝子30g,枸杞子20g,覆盆子15g,五味子10g,车前子10g,仙茅10g,仙灵脾10g,川断15g,香附15g,砂仁10g,川牛膝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ml,分2次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少精弱精症300例。结果:少精症30例,痊愈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治愈率30%,有效率90%;弱精症90例,痊愈6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治愈率75.6%,有效率95.56%;少精弱精症180例,痊愈117例,有效46例,无效17例,治愈率65%,有效率90.56%。何益新[10]用活精种子汤(黄芪30g,山茱萸12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肉苁蓉12g,桑葚子30g,仙茅15g,淫羊藿30g,水蛭5g,鹿角胶15g,甘草10g)为基本方治疗活力低下不育症168例,阴虚火旺者去鹿角胶、仙茅、淫羊藿,加知母10g,黄柏15g,龟版胶15g,旱莲草30g,女贞子30g;有湿热者去鹿角胶、淫羊藿、仙茅,加土茯苓30g,败酱草30g;精索静脉曲张者,加紫丹参30g,赤芍12g,参三七10g。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怀孕61例,治愈82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3.4%。邹强等[11]用虎杖丹参饮(虎杖、蒲公英、紫草、黄芪、丹参、赤芍、当归、何首乌、女贞子、生地黄、淫羊藿各15g,红花10g)治疗男性抗抗体阳性不育症50例,湿热偏重者加败酱草20g,黄柏9g,肾虚偏重者加巴戟天l5g;对照组采用治疗35例。结果治疗组有4l例转阴,转阴率为82.0%;对照组有19例转阴,转阴率为54.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陈其华[12]将72例免疫性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运用自拟益气除湿汤(黄芪30g,人参10g,肉苁蓉10g,黄柏10g,龙胆草5g,车前子10g,山药15g,生地黄10g,甘草5g,并随症加减),同时给予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2.5%,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率为19.0%,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专方治疗男性不育症在临床上也较多见,效果也较满意。王治中[13]用五六散(菟丝子、覆盆子、山药各20g,车前子、五味子、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茯苓、牡丹皮、巴戟天各10g,王不留行、仙茅、制何首乌各15g,泽泻6g。共研细末,每次10g,每天2次,温开水调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异常不育症89例,痊愈42例,临床治愈16例,好转18例,无效13例。痊愈率47.19%,总有效率85.39%。赵正平等[14]用自拟加味赞育汤治疗少症导致男性不育症150例,对照组50例以五子衍宗汤治疗。结果:治疗组密度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活力指标改善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24%(P0.01);受孕率治疗组为28%,对照组为10%(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5%,对照组为30%(P0.O1)。提示加味赞育汤对男性少精症导致不育症有较好疗效。危常鹏等[15]用危氏福新嗣育散治疗异常不育症90例,结果:治愈36例,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刘广程[16]用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不育症60例,结果:治愈35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朱彤等[17]将44例特发性少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生精胶囊(熟地黄20g,肉苁蓉20g,淫羊藿20g,人参10g,白术10g,菟丝子30g,覆盆子15g,五味子10g,黄芪30g,续断15g,韭菜子10g,巴戟天10g,杜仲10g,鹿茸2.5g,茯苓15g,枸杞子20g,甘松5g,陈皮5g,川芎5g,羌活5g,车前子20g,甘草5g)治疗30例,对照组予口服克罗米芬治疗14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率为28.6%,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中成药由于服用方便,若辨证准确,证型相合则疗效肯定,临床上也为医者所习用。刘习明[18]用生精素片治疗男性不育症153例,并与用克罗米芬和维生素E治疗的51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3.4%和94.8%,对照组分别为5.9%和43.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P0.01)。骆斌等[19]用生精丸治疗男性不育症60例,并与用五子衍宗丸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痊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20.00%、85.00%,对照组分别为13.33%、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治疗组密度、活率、活力以及运动参数和睾酮水平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尚博文等[20]将3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0例,服用活血生精丸;对照组120例,服用滋肾生精丸。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32.3%、96.6%,对照组分别为27.5%、80.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杨南松等[21]用黄精赞育胶囊治疗肾虚精亏兼湿热证型弱症、少症引起的男性不育症302例,对照组用五子衍宗丸及安慰胶囊剂治疗103例。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52.6%,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显效率为20.4%,总有效率为44.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有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1)辨证论治方面,尽管众多医家对不育症的辨证分型进行了无数探讨与论证,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若能制定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将有利于提高中医药对不育症的诊治水平;(2)疗效标准随意性较大,不同学者报道的疗效缺乏可比性,尚不能完全反映出临床的实际情况,如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将更有利于各种处方或各种疗法的临床总结和筛选出优秀的处方组合,以提高临床疗效;(3)治疗方面,多局限于一般的临床观察,且多为回顾性报道,而临床实验研究较少,缺乏严谨的科研设计和合理的对照观察,使其可信性和可重复性系数变小。今后的研究应从制定统一的诊断、分型、疗效标准着手,在此基础上,按照严格的科研设计、衡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使中医药治疗不育症的临床研究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

  1赵丽华,王卫平.辨证治疗男性不育症56例.陕西中医,2004,25(3):231.

  2夏春风,何舰.辨证治疗男性不育症68例.新中医,2004,36(7):63.

  3周长金.中医药治疗异常120例临床观察.中国性科学,2006,15(3):15.

  4谭青蓝.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不液化症42例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05,21(5):540.

  5刘长振.生精活力汤治疗少精弱精性不育120例.陕西中医,2006,27(8):963.

  6赵创,张红梅.加味地黄汤治疗男性少、弱不育症.中国性科学,2004,13(4):18.

  7欧阳洪根,金冠羽.生精方治疗少症50例临床研究.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1):79.

  8韩兰英,姚晓涛.生精汤治疗异常不育症87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5,37(6):44.

  9王祖龙,王春霞.育嗣汤治疗少精弱精症300例.中医研究,2006,19(7):39.

  10何益新.活精种子汤治疗活力低下不育症168例临床观察.江西中医药,2003,34(9):28.

  11邹强,欧阳洪根.虎杖丹参饮治疗男性抗抗体阳性不育症5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5,37(3):43.

  12陈其华.益气除湿汤为主治疗免疫性不育症40例.中国性科学,2004,13(11):24.

  13王治中.五六散治疗异常不育症89例.新中医,2006,38(2):85.

  14赵正平,范华昌.加味赞育汤治疗男性不育症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9):24.

  15危常鹏,章蕾.危氏福新嗣育散治疗异常不育症90例.新中医,2004,36(8):58.

  16刘广程.活血通脉汤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不育60例.河北中医,2005,27(2):138.

  17朱彤,江培春.生精胶囊治疗特发性少症30例.四川中医,2005,23(5):45.

  18刘习明.生精素片治疗男性不育症153例总结.中医药导报,2005,1l(3):26.

  19骆斌,骆庆峰.生精丸治疗男性不育60例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6):73.

  1.1按法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治疗原则,基于HT所表现出的证来确立出相应治法,在临床上疗效明显。李凤红等分别采用中医疏肝散结法和单纯雷公藤片剂治疗该病。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中医疏肝散结法)为95.2%,对照组为71.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高卫卫等采用温阳化痰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60例,总有效率为90.17%。

  1.2专方治疗中医学者总结出了许多经方验方治疗HT,疗效得到了临床认证。王荣初等总结唐教授治疗经验,用扶正清瘿方(柴胡、郁金、香附、八月扎、婆婆针、黄芪、茯苓、板蓝根、黄芩、桃仁、红枣、生甘草)治疗HT,对照采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结果表明扶正清瘿方在改善患者全身症状、自身免疫抗体上优于西药。华川等[9]运用活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移植法模拟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MTT法检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以及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温瘿消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自身免疫紊乱有明显调节作用。

  2.1艾药灸现代研究已经证实艾灸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及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可调整全身脏腑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该疗法用于HT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张育瑛等应用艾灸与口服优甲乐结合治疗HT,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HT尚缺乏针对病因的有效疗法的背景下,艾灸可以作为改善免疫功能,阻止或降低患者发展为甲减的有效方法。艾药结合在调节激素水平的基础上,同时发挥了整体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改善了HT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起效快、疗效好的治疗方式。

  2.2针刺从络病理论角度对HT采用“扶正清瘿”、“疏肝化痰”等治疗原则,通过辨证治疗,并从微观方面探讨了络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为HT提供新的治疗途径。黄铮结合中医学“久病及络,络脉易瘀、络脉易虚,络脉以通为用”的理论,提出“络虚”和“络瘀”可能是某些难治性疾病中医病理学机制。

网站首页 关于bobapp官方下载入口 体检套餐 新闻资讯 专家团队 优惠套餐 先进仪器 健康知识 荣誉资质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电话:0898-08743298 手机:13895132498
Copyright © 2012-2018 bobapp官方下载入口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19007739号-1 
BOBAPP(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