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bobapp官方下载入口,诚信永远不变。 服务热线:0898-08743298 BOBAPP(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分享到:

优惠套餐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惠套餐

中医治疗范bobapp官方下载入口例

发布时间:2024-02-24 10:28:32点击量: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对3个数据库1978年1月―2018年12月收录的文献,以“不宁腿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和“中医”“中药”中药汤剂”“中成药”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所有检索的时间均截止在2018年12月31日)。同时运用“滚雪球策略”,即通过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找出相关文献。

  纳入标准:RLS中医类专题文献;非RLS中医类专题文献明确提及RLS的中医治疗,如某位医家对几种疾病做出的诊治经验,其中有关于RLS的中医药治疗内容者,或某方药临床应用体会中涉及RLS的辨治者;不宁腿综合征作为独立疾病讨论。排除标准:传统综述、文献的分析性总结报告;重复检出或发表的文献。

  编撰《中医药治疗RLS期刊文献中医专业信息采集表》。包括文献版权信息(标题、摘要、作者、作者单位、出处等信息)和中医辨治认识等专业内容信息2个单元,如辨治分类(辨病,辨证、其他思路)、西医诊断、中医诊断、辨治结果、治则治法、基本方名、处方组成、服法用法、干预类型、对照、疗程、疗效结果、疗效指标、疗效标准等重要信息。经过逐一精读,应用内容分析法,对目标文献进行中医专业特征信息提取。选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主要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186篇文献中,未提及RLS中医疾病范畴的有84篇,102篇文献对RLS中医范畴界定有论述,其中提及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的有59篇,“血痹”范畴的有34篇,“痉病”范畴的有22篇,“腿挛急”范畴的有8篇,“足悗”范畴的有7篇,“胫酸”范畴的有7篇,“腿风”范畴的有7篇,“麻木”范畴的有4篇,“足愧”范畴的有4篇,“肝风”范畴的有3篇,“内风”范畴的有3篇,“肌痹”范畴的有2篇,“筋痹”“胫足”“胫瘦”“髓瘦”“足倪”“虚劳病”“挠瓢”“内风”“瘛疭”“肌肤不仁”“肢痹”“髓酸”“肌痹”“胫痰”“血瘀”“历节”范畴的各1篇。

  辨病思路是指中医治疗RLS遵循着一定的辨病基本规律[3]。从表2可见目前中医治疗RLS的辨治思路中,以辨病结合辨证思维为主,主要为辨病因病机结合脏腑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

  从表2可知,109篇文献从辨病结合辨证角度去治疗RLS,归纳后主要围绕“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占57.8%(63/109)与“气滞血瘀,筋脉痹阻”48.6%(53/109)或两者兼有等三方面,具体如下。

  63篇文献认为本病是由(阳或营卫)气血亏虚导致筋脉失养所致,具体如下:①24篇文献讲述由肝、脾(心)、肾功能失调,致无以生化气血,气虚血运无力,血虚肌肉经络失养所致肢体不宁;②18篇文献认为由肝阴、肝血亏虚,阴虚血少,致血不养筋,筋脉失养;③13篇文献认为由肝肾虚损,精血亏虚,无以充养筋脉,致筋脉失养;④5篇文献认为由营卫气血虚弱,经络空虚,不能荣养肌肤,而致筋脉麻木不仁;⑤3篇文献认为由阴阳不调,卫气亏虚,阳气被遏,不达肢末,致肢体筋脉失于温养。

  ①15篇文献认为由素体阳气(肾阳或肝阳)不足,致阴血凝滞,血运不畅,脉络瘀阻;②13篇文献认为由肝肾虚损,气阴俱虚,不能推动血行,血行不畅,致脉络不通,筋脉痹阻;③10篇文献认为由湿热(寒湿)下注,阻滞气机,致局部血行不畅,瘀血阻络,筋脉痹阻;④7篇文献认为肾脏受损,水液代谢功能障碍,则产生水湿、痰、瘀、浊毒,留滞于筋脉,致筋脉痹阻。⑤3篇文献认为由燥热内结,营阴被耗,煎灼津液,致脏腑功能受损,风、寒、湿邪入侵,客于皮肤肌腠,阻膈脉络,气血瘀滞;⑥3篇文献认为由于肾气不固,肾精不足,冲任失调,气血不畅,故气滞血瘀,筋脉痹阻。⑦2篇文献认为本病病机特点为肝胆气机郁滞,肝失疏泄,升降失常,肝郁化火,气机不利,血行受阻,致脉络不畅,筋脉痹阻。

  外因为风、寒、湿等诸邪客于筋络,致脉道不利,气血不畅,筋脉痹阻;内因主要为肝肾虚衰,致气血不足,筋脉失养。

  (1)36篇文献认为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身体素虚,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一邪或多邪留滞于下肢筋脉,内生痰浊、瘀血致气血凝滞,脉络不通而受阻。(2)12篇文献认为病机为年时已高或房劳过度或久病失养(多为消渴日久或肾病)或产后失血、虚而不复致使气血不足,脉络空虚,筋脉失养。(3)4篇文献认为多有外感风寒及过服疏风解表药发汗史或其它药物所伤,因驱邪不尽,寒伏于内或郁久化热,伤及于阳,四肢失于温养,致脉络痹阻或脉络失养。(4)4篇文献认为正虚邪恋,局部经气不利,肌肉筋脉失于濡养。(5)2篇文献认为由情志不遂为诱发因素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精气的失常,无以统顾气血,致使气滞血瘀,筋脉痹阻。

  18篇辨证治疗的文献中,主要辨证方式为围绕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辨证或气血津液辨证结合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部分文献或提及卫气营血辨证。归类后主要辨证结果不外虚实两端,虚证主要为气血亏虚(10篇),其次有肝阴(阳)不足、肝血不足、肝肾阴虚、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脾肾两虚(脾肾阳虚及脾肾阴虚)、营卫失调;实证主要为瘀血阻络(11篇),其次为气滞血瘀、湿(热)邪痹阻、寒湿阻滞、痰瘀互结、寒凝气滞。

  RLS治则治法RLS的病机不外乎筋脉失养和筋脉痹阻两种情况,治疗总则为濡养筋脉和疏通筋络,具体据临床类型而定。

  RLS常用方剂类型186篇文献中有176篇文献列出方名,按照古方与自拟方统计,共收集到古方66首,自拟方20首。中医药治疗RLS使用最多的方剂类型是滋阴养血方24.7%(46/186),活血化瘀方23.7%(44/186),滋补肝肾方16.7%(31/186),温阳散寒方16.1%(30/186),祛湿通络方5.4%(10/186),疏肝理脾方4.8%(9/186)。

  通过系统收集中医药治疗RLS的文献,并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中医专业认识评析,发现中医学对RLS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临床经验,可以提供多方面的借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笔者愿与各位读者一起探讨,以期拓展中医诊治RLS的思维和方法。

  有学者指出,有许多疾病在国际标准中尚无对应的中医病名,导致了大量的疾病统计信息的流失[3]。本研究纳入186篇符合要求文献,虽然有102篇文献提到了RLS的中医界定范畴,但却没有明确RLS的可操作性定义,更遑论RLS的确切中医病名,目前也没有发现关于RLS中医病名的统一论述。这说明中医学对RLS的疾病分类水平在学术上存在弊端,中医病名具备其独特的逻辑结构,不能广泛沿用现代医学的病名,因其不能代表中医理论的完整内涵。笔者认为中医对RLS的疾病范畴界定,应分别从病因,病位,病程长短,疾病特征、致病因素等方面进行具体、明确、完整的界定,明确RLS中医病名,也有便于同行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学术发展、学术规范以及研究成果评定。因此,对RLS的中医疾病界定有必要做出统一规范。

  通过对186篇文献的评析发现,中医药治疗RLS的辨治思路中,中医辨病结合辨证思维的文献占了较大比例(58.6%,109/186),主要为辨病因病机结合脏腑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25.7%,28/109)、辨病因病机结合脏腑辨证(19.3%,21/109);其次为辨病思维的文献(29.6%,55/186)包括辨病因病机(72.7%,40/55)、辨病机(27.3%,15/55);最后是辨证治疗(9.7%,18/186),分析可得中医药治疗RLS以辨病结合辨证论治为主。这与中医治疗体系中目前较为重视辨证而忽略辨病不尽相同,值得深思。鉴于此,也有学者指出辨证需与辨病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尤其是注意结合辨病的特异性内容[4],而拓展中医辨病思维正是当下迫切所需。本文所谈对RLS的辨治主要是紧抓“筋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或筋脉痹阻,不通则痛”这一共性病机特点,需认识到辨病与辨证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其中辨证主要针对疾病的全身变化,辨病重在分析疾病的共性与特异性。辨病论治暗含了辨证论治的内容,辨病认识则喻示了辨证认识的方向,不同个体、不同阶段的辨证积累,总结出的共性规律,不仅使辨病认识得到丰富和不断发展,且指导着辨证的特异性、针对性[5]。

  中医药治疗RLS的辨病结合辨证治疗中基本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占57.8%(63/109)与“气滞血瘀,筋脉痹阻”48.6%(53/109)。辨证治疗中以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辨证占44.4%(10/18)为主。气血亏虚导致筋脉失养或气滞血瘀导致筋脉痹阻在辨病结合辨证治疗和辨证治疗中都有体现,表明中医辨证认识和辨病认识可能存在某种趋同性。以RLS为例,在辨病认识中,“筋脉失养或筋脉痹阻”是RLS的基本病机,在辨证认识中,从脏腑辨证角度来看,本病虽与五脏气血、阴阳有关,然与肝、肾之关系最为密切,肝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肝血充足,筋得其养,肝血亏虚,则双腿感觉异常,或胀、或麻、或酸、或痛,病变百端,症状不一[6]。肝肾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滋养、相互制约的联系,亦称“精血同源”[6],肾精肝血,荣则俱荣,损则俱损,可谓从某个角度来分析,RLS辨病论治暗含了辨证论治的内容和方向,即“筋脉失养或筋脉痹阻”的核心就是肝肾虚损、肝血不足导致的气血亏虚或气滞血瘀。

  近年来心房颤动(AF)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据一项纳入3项队列研究的模型分析预测,至2050年东亚地区AF患者总数将超过80万人[1]。目前中国成年人中AF患病率为0.4%~1.4%,年龄≥60岁者患病率升至1.8%[2⁃3]。AF造成的心源性脑栓塞临床上致残率高,由AF导致的心力衰竭等疾病也严重影响患者的存活率。目前西医治疗AF主要以复律、抗凝为主,但由于抗心律失常、抗凝药物存在诸多不良反应,通过加用中药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问题,并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总结了近几年西医应用药物治疗AF的进展及不足之处,并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F的优势所在。

  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发表的最新版《心房颤动诊断和管理指南》中提倡施行抗凝预防卒中、优化症状控制、危险因素管理三位一体的诊疗理念。抗凝预防卒中是指为预防AF继发血栓事件的发生,通过房颤卒中风险评估(CHA2DS2⁃VASc)、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指导抗凝药物应用;症状控制是指通过药物、手术方式进行节律、心室率的控制;危险因素管理是强调要对心血管合并疾病、危险因素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抗凝、抗心律失常药物在西医治疗AF中有重要作用,但此类药物也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事件和应用禁忌。目前对AF患者节律控制的策略主要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电复律及射频消融术等,但通过药物进行节律控制仍占较大比例,这些药物对维持窦性心律,改善患者症状作用良好。但有证据表明,尽管抗心律失常药物减少了AF的复发,但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甚至会增加患者的全因病死率。一项于2012年的荟萃分析显示,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甲状腺毒性(6.0%),胃肠道、皮肤、眼部并发症(2.74%),心动过缓(1.22%),肺毒性(0.7%)[4]。学者Valembois等[5]汇总了59项RCT研究,包含了超过2万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AF患者,结果发现服用索他洛尔者全因病死率较不服用或安慰剂组的2倍(RR=2.23,95%CI1.03~4.81);服用奎尼丁的患者病死风险也较高(RR=2.01,95%CI0.84~4.77);中度确定性证据显示与安慰剂比较,美托洛尔(RR=2.02,95%CI0.37~11.05)和胺碘酮(RR=1.66,95%CI0.55~4.99)的相对病死风险也显著升高。同时该研究发现服用奎尼丁或美托洛尔的患者较不服用或安慰剂组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研究也指出在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参与者中,仍有43%~67%出现AF复发。临床上控制AF患者心室率的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洋地黄类药物等[6]。单用或者合用上述药物可有效将心室率控制在110次/min内,但应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时需警惕各类慢性心律失常如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同时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中也会受到限制。洋地黄类药物在AF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常被用做一线治疗方案。但该药物治疗浓度窗窄,过量时会有诸多不良反应,常见的如频发室早、短阵室速以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恶心、呕吐及视觉异常也时有发生[7]。除控制节律、心室率外,抗凝治疗亦贯穿AF治疗全过程,可有效减少卒中的发生,但相应的也会带来一定的出血风险及其他不良反应。华法林是AF患者抗凝最常选用的药物之一,通过抑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来发挥抗凝作用。Lip等[8]研究发现,与白种人相比,亚洲患者因华法林诱导的颅内出血(ICH)导致的病死率更高(62%),使用华法林的卒中/全身性栓塞(主要疗效终点)、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更高。除颅内出血外,胃肠道出血也是口服抗凝药的常见并发症。2015年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利伐沙班较华法林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或非大出血的发生率都显著升高(3.61/100例年对2.60/100例年,RR=1.42,95%CI1.22~1.66)[9]。但也有研究发现新型口服抗凝药较华法林有更高的安全性。GARFIELD⁃AF研究发现,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为目标范围,仅约40%的患者治疗窗内时间(TTR)>65%,说明约60%的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治疗期间不能获得有效抗凝效果,而较低的TTR会导致较高的卒中发生率及全因病死率[10]。服用华法林TTR低的问题可能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在临床的推广而被解决,但新型口服抗凝药较高的价格可能让部分患者难以接受。

  近年来诸多研究证实与单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比较,在西药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能更好地控制心室率、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Burashnikov等[11]研究发现,bobapp官方下载入口稳心颗粒可抑制心房选择性钠通道电流,从而安全、有效地抑制AF。最新研究发现,稳心颗粒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节线粒体功能,改善心房重构降低2型糖尿病诱发AF的发生率[12]。国内刘幼根等[13]学者发现,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稳心颗粒2个月后,AF患者E峰、A峰及E/A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左房直降较对照组显著缩小,提示稳心颗粒有可能改善AF患者的左房重构。庹田等[14]设计对照试验,在常规抗AF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发现联用参松养心胶囊的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36)。李红[15]研究发现炙甘草汤加减联合厄贝沙坦可降低AF患者的热休克蛋白27(HSP27)、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窦新宇等[16]设计的临床对照实验证实了在AF基础治疗上加载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有效降低心室率,减轻临床症状,且并未发现明确不良反应。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联用中药治疗AF在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进一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用中药协同抗凝有助于INR达标、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发生。Wang等[17]于2017年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中药联合华法林在预防总血栓栓塞事件方面优于单独使用华法林,风险降低68%(RR=0.32,95%CI0.13~0.78)而不增加总出血风险(RR=0.71,95%CI0.29~1.72)。现代药理及临床试验表明,多种中药及复方均可发挥抗凝抗栓作用: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可使华法林血药浓度上升,与华法林联合使用后可加强抗凝的效果[18]。王观华等[19]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华法林治疗12周后,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组INR为(1.73±0.92),优于单用华法林组的(1.41±0.52)。马腾龙等[20]研究发现,通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后,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单纯应用利伐沙班时延长,且未显示出更高的出血风险。Hung等[21]一项队列研究纳入了2026例AF患者,研究表明应用中医治疗者较非中医治疗者的新发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更低,且1年内的住院时间更短。中药在干预AF合并的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改善总体预后方面也存在优势。王燕飞等[22]在AF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发现,在胺碘酮治疗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可使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时观察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缩小,提示稳心颗粒可以改善AF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李栋[23]的研究将单用胺碘酮与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来治疗老年阵发性AF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显示加用芪苈强心胶囊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且未影响正常肝肾功能。随着现代医学的深入发展,房颤射频消融术(RFCA)较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显示出其优越性,但也存在复发率高、费用昂贵、不良反应等问题,有学者研究发现,加用中药制剂不仅能降低RFCA术后复发率,还可减少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产生的不良反应。周纪宁等[24]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在降低RFCA术后的早期复发上疗效显著,且可以降低静息心室率并缩小左房内径。王芳芳等[25]研究发现,稳心颗粒在改善心功能、降低复发率上有显著效果。目前有多项有关中药制剂对RFCA术后影响的大型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房颤”中,相信未来可为中药应用于RFCA术后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中医古籍中并未记载“房颤”这一名称,但目前可考的诸多古籍所载“心悸”“怔忡”多可与之相对应。《黄帝内经》书中首次记录并指出了“惊”与“气乱”的相关性,汉代张机所著《伤寒论》中提出了“心悸”这一病名,并创“炙甘草汤”这一要方,阐明其病因为气血虚弱,阴阳受损,无力推动心脉正常运行。朱丹溪认为“痰饮”“气血内虚”是心悸的两大原因,李杲在《兰室秘藏》中指出因“膈上浮火”“气乱”而导致心悸,《医林改错》中记录了王清任应用化瘀之法治疗心悸的经验,清末张锡纯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清痰”“养心”并用的原则。古代医家对于“心悸”的认识总体集中在心脾气血亏虚、瘀血阻络、痰浊水饮内停这几方面。现代中医学者在古代医家的经验上加以总结发展,认为AF多为“本虚标实”,标实在体内错杂不得解,损及其本而加重病情,治疗也多依据此原则,再分析不同的证型辨证论治。张辛欣等[26]分析AF中医用药规律的数据显示,炙甘草配伍麦冬的支持率高达61.39%,丹参与炙甘草的置信率达61.91%,可见以益气养阴原则为本,兼顾活血的原则已成为诸多现代中医学者的用药共识。虽然中药饮片在我国的使用时间悠长,但目前对其具体有效成分及主要作用机制认识仍有不足之处。近年来学者们开始通过基础性研究来阐明某些中药有效成分在动物或人体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如新近几项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心肌ICa⁃L和Ito等离子通道有抑制作用,还可降低炎性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改善心房重构和心肌功能,从而发挥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且致心率失常不良作用较小[27⁃28]。另外有研究发现,稳心颗粒可抑制心房选择性钠通道电流,从而安全、有效地减少AF发生[29]。最新研究证实,稳心颗粒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节线粒体功能,改善心房重构,可降低2型糖尿病诱发AF的发生率[12]。综上所述,关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基础研究数量仍较少,仍有大量的中药作用机制未明确。所以目前来看,中医中药是AF治疗的一个有效补充,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会有更多前瞻性、大样本的研究结果为中医药治疗AF提供更确切的临床证据。最后我们也相信,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显著优势也会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认可。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7]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心房颤动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2):166⁃174.DOI:10.3760/cma.j.cn114798⁃20201210⁃01241.

  [13]刘幼根,陈波,刘福忠,等.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7):55⁃57.DOI:10.13457/j.cnki.jncm.2021.07.014.

  [14]庹田,张欣,程亚玲,等.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对窦性心律维持、左房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2):251⁃254.DOI:10.13193/j.issn.1673⁃7717.2020.02.062.

  [15]李红.炙甘草汤加减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27、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2):81⁃83.

  [16]窦新宇,冯晓敬.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房颤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5):582⁃584.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7.05.020.

  [18]谢红娟,付海英,朱彩凤,等.丹参注射液对大鼠体内稳态华法林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9,28(1):36⁃39.DOI:10.3870/yydb.2009.01.011.

  [19]王观华,胡增敏.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华法林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1):1716⁃1720.DOI:10.7501/j.issn.1674⁃5515.2016.11.007.

  [20]马腾龙,韩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对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疗效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3):209⁃212.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9.03.059.

  [22]王燕飞,王登峰.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1):5148⁃5151.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9.21.003.

  [23]李栋.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6,29(3):86⁃88.DOI:10.3969/j.issn.1004⁃6852.2016.03.029.

  [24]周纪宁,钟典,王芳,等.参松养心胶囊辅助治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60例[J].医药导报,2019,38(8):1022⁃1025.DOI:10.3870/j.issn.1004⁃0781.2019.08.009.

  [25]王芳芳,刘雄涛,周海佳,等.稳心颗粒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8,37(11):1089⁃1091.DOI:10.16025/j.1674⁃1307.2018.11.026.

  [26]张辛欣,钟霞,焦华琛,等.基于数据挖掘探索房颤中医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12):2077⁃2080,2087.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9.12.003.

  [27]程林忠,程瑜蓉,李青.参松养心胶囊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和钾电流的抑制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7):806⁃808,823.

  [28]李法宁,匡平,陈原,等.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清MMP⁃2、hs⁃CRP水平的影响[J].内科,2016,11(5):694⁃697.DOI:10.16121/j.cnki.cn45⁃1347/r.2016.05.07.

  医疗模式;瓶颈2015年,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中医药第一次在《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中被提出。随后,国务院颁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模式,助力“互联网+”中医医疗。之后,中医药健康服务、“互联网+”相关政策接连出台,两者融合发展成为发展趋势。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医药电商成为抢购口罩、消毒液等产品的重要途径。受疫情影响,各地中医院纷纷拥抱互联网,主动提供在线咨询、线上问诊服务,公众开始使用线上问诊,医保互联网支付政策逐步完善,这些都对“互联网+”中医医疗加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互联网+”医疗首次出现后,互联网中医企业不断增加,中医O2O、中医线上问诊等形式不断显现,主要提供轻问诊、按方抓药等服务。2018年,互联网医院新政出台,各地中医院着手筹建线上医院,如山东潍坊中医院、广东佛山中医院等。2020年受疫情影响,互联网医疗的“非接触式问诊”爆炸式增长,互联网医院数量迅猛增加。其中,上海龙华医院等在疫情爆发前已有很好的信息化基础,推出APP和小程序提供便民服务。截至2021年8月,中医互联网医院共有61家,其中公立中医互联网医院57家、互联网企业与公立医院联合建立的中医互联网医院4家;三级甲等医院44家、三级乙等医院4家、二级甲等医院7家。互联网医院建设起步较早且数量较多的省份是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等。除此之外,还展现出一大批互联网中医医疗平台,其中中医问诊占多数,如甘草医生、白露中医、优医365、平安好医生等;而上医仁家、小鹿医馆、金华佗、快问医生等,则是集问诊、购药为一体。这些企业先建立线上平台,后自建医馆或加盟医馆,从线上医疗服务回归线下中医诊所或医馆。也有一些传统中医药企业,如固生堂、君和堂、泰坤堂、颐清堂等,依托线下连锁诊所、医馆,打通线上渠道,涉足“互联网+”中医医疗。目前“互联网+”中医医疗主要以轻问诊、慢性病、在线复诊为主,初诊患者或病情严重的患者仍需到医院诊治。但是随着医保支付的逐步打通,以及舌诊仪、脉诊仪等现代中医诊断仪器和标尺开始用于对疾病的量化诊疗,“互联网+”中医医疗发展前景广阔。

  公立中医院的医疗资源丰富,公众认可度高,建设互联网医院有显著优势。中医互联网医院将线下医疗服务场景搬至线上,通过提供便捷的线上诊疗服务,如在线预约、问诊、诊断开方、药品配送、复诊等[1],一方面可承担大量分级诊疗工作,缓解线下医院诊疗压力,另一方面可提高诊疗效率,满足患者随时就医的需求。同时,通过互联网诊疗,推动线上线下中医诊疗的深度融合,可全面实现挂号、复诊、调方、缴费及药品配送一站式中医药服务。此外,打通医保支付流程,参保患者进行在线复诊、开药后,可直接进行医保结算,享受跟线下实体医院同等报销比例。

  自建线下实体医疗机构,投资大、见效慢,因此互联网医疗企业通常自建互联网平台,利用实体医疗机构优质资源,为线上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如在线预约挂号、远程问诊、线上开方、药品配送、复诊预约等(见图1)。当然,这要求互联网医疗企业既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还要有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对比两种“互联网+”中医医疗模式,可以发现都是针对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患者,满足其便捷的就诊需求,同时以“互联网+”为手段,推动中医优质资源下沉,促进分级诊疗;但是定位不同,运营管理也各有优劣(见表1)。

  首先,“望、闻、问、切”四种中医诊断方法的察看、询问、倾听基本没有问题,但无法获得气味和切割信息。一些社区医院可能会运用脉诊仪等中医诊断仪器,但大规模应用仍无法实现。中医药本身较难数字化,主观性较强,这是阻碍其发展的症结所在。例如,中医看病强调因人、因时、因地的个性化治疗原则,无法做到诊断的统一性;舌脉症状没有量化,后面疾病诊断和疗效判断就缺乏数字化依据;脉冲切割或体格检查,虽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诊疗,但具体操作还是有一定难度。其次,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需要当面诊疗,由专业人士为患者提供服务。当患有此类病症时,患者仍需去实体医院就医。

  2019年末,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76.7万人,比上年增加5.2万人(增长7.2%),但仍存在较大缺口,特别是高素质、复合型、全科人才紧缺且地区分布不均。同时,中医药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年轻医生成长需要时间;受待遇及编制的影响,基层中医药人才极度不足。此外,中医药继续教育缺乏常态化、有效化,特别是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培训的次数较少,不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多点执业的放开,公立医院的一些中医医生开始加入中医馆、互联网中医平台,但是数量有限,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导致一些中医馆、互联网中医平台整体的经营和服务能力较弱,甚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同时,中医馆、互联网中医平台与医生的关系不太牢固,一旦医生中途离开,势必会带走部分患者,中医馆、互联网中医平台运营也会受到影响。

  互联网医疗平台和各地医保系统对接存在困难,且与医保各关联部门的沟通协调难度也较大。首先,医保具有区域统筹性,积极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地区,医保制度设计会促进其发展;反之,会阻碍其发展。其次,医保不支持,例如,上海患者在丁香园互联网医院就诊,不能使用医保线上支付,原因是依据当前政策,上海患者医保线上支付只限于上海的医院互联网平台,而丁香园互联网医院注册地不在上海。虽然中医互联网平台是无边界的,全国患者都可使用,但是医保不支持异地就医,“互联网+”中医医疗的发展必然受阻。

  虽然国家政策层面大力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但截至目前未出台任何法律法规,容易出现问题。首先是医疗数据的归属问题,实体医疗机构与互联网医疗平台获取大量的患者数据,并进行处理,但是这些数据的归属问题不清晰。其次是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患者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就诊后留下大量信息,如注册时的手机号码,挂号时的医保卡或身份证信息,就诊时的电子病历、检验单等,这些都会在平台上留有痕迹,患者的个人隐私存在暴露的风险。虽然《信息安全法》有一些规定,但很抽象,不太容易实施,“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信息监管仍存在很大漏洞。再次是中医医生的人事性质问题,多点执业放开后,各地相继颁布了“强制签约制度”,即医生必须与第二、三执业机构签订书面雇佣协议。然而,这种聘用关系的性质不明朗,至今没有法律可以参照[3]。

  中医药与互联网结合后,其受众会趋向年轻化。但是当下年轻人接触中医药不多,缺乏了解,甚至可能存在误解和偏见。而此前中医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老年人,对互联网不太熟悉,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问诊,因此在利用“互联网+”中医医疗时难免会有很多不便。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确诊人数日趋减少,线下医疗机构门诊服务逐渐恢复,线上诊疗服务重回常态,各大线上医疗平台的患者就诊量也明显减少。疫情这类偶发事件,仅会带来短暂的线上问诊量爆发式增长,并不能保持持久性,如何留住用户,成为互联网问诊平台面临的一大挑战。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更好地发挥中医作用。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系统、人机协同智能诊疗,实现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多学科会诊,探索多医疗场景下的智能语音技术应用,快速发展智慧医疗[4]。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研发基于舌诊、脉诊及可穿戴设备等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解决中医问诊的难题。利用医疗智能控制设备及移动医疗实时监测个人健康,有效做到疾病预警、慢性病筛查,并提供专业干预,提升慢性病管理水平。依托中医智能化企业,开发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系统,并结合大数据技术整理的名老中医经典医案、中医知识库,为医生提供不同的诊疗方案,从而提升基层医生的中医诊疗能力。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量做到5G网络全面覆盖各医疗机构。围绕各医疗机构需求进行布局,力争使网络运行稳定、可靠,确保远程诊疗正常运行。同时,搭建网络应用服务平台,开发更多远程诊疗、在线咨询等端口,让患者就诊更便捷,医生看诊更准确,医患互动更流畅。

  当前,中医药院校以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主,应创新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模式和中医全科转岗培训。除此之外,还要培养既懂中药学又懂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为“互联网+”中医医疗的发展补充人力支持。同时,充分发挥帮扶作用,通过结对子、师徒制等方式,邀请名老中医、专家开展医疗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还可通过手机APP、微信、电话,实现名老中医、专家与基层医生对接,帮助其解决遇到的疑难杂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分级诊疗有效实施。通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等手段,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积极吸引中医医生加入“互联网+”中医医疗,为其提供更多就业或创业的路径,同时方便患者就医,最终实现医生、平台、患者多赢。具体来说,中医互联网平台与线下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共识,由线下医疗机构根据医生资质、身体条件、医德、医疗技能和门诊时间等,合理设置线上诊疗时间;也可返聘一些已经或即将退休的名老中医,帮助其学会使用智能终端;另外,年轻医生则可通过在平台上提供诊疗服务,不断积攒人气,提高知名度,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要想留住优秀医生,就要为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当医生在互联网上拥有稳定的患者流量后,可邀请其加入线下中医馆,给予更高的薪酬,甚至可考虑设置名医工作室,提高专病专治疗效。

  首先,中医互联网医院需与卫生健康部门监管平台、医保系统无缝对接,提供线上诊疗医保结算服务,确保患者线上就诊与实体医院一样,不受地域限制,享受同等报销比例。其次,扩展医保支付的互联网诊疗服务范畴,如远程诊疗、远程影像等,在满足患者就医需求的同时,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第三,对中医常见病实行按病种收费,开展慢特病患者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医保基金利用效率。最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医保的业务和技术标准,构建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全国医保信息的互联互通[5]。

  “互联网+”中医医疗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建立健全法律规范。一是法律层面,规定中医医生与执业机构之间构成的劳动关系适用于《劳动合同法》,同时加快修订《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细化多点执业等配套制度,明确多点执业的申请条件、管理办法、执业范围,医生享有的权利、义务和应尽责任,医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待遇等;明确医疗机构、医生、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法律责任,在现有法律法规上增加互联网医疗相关责任条款,为医疗机构及医生诊疗行为提供安全保障[6]。二是政策层面,为应对多点执业违约的法律风险及责任承担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中医医生从单位人向自由人的身份转变;出台相关技术规范,内容涵盖医疗数据的收集、保存、使用、转让等一系列问题;颁布相关政策,明确中医互联网医院审批标准、诊疗服务范围,做好隐私数据保护、信息系统安全、消费维权等方面的工作;明确参与各方如实体中医院、中医药企业的职责和义务,审查中医医生的从业资格,保护患者合法权益。三是监管层面,严格执行“互联网+”中医医疗审批标准,严厉查处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医疗机构、中医监督员双监管机制,制作医疗机构、医生信息查询“二维码”,供患者就诊时了解信息。同时,鼓励公众投诉举报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严查到底;加强医生多点执业的监管,禁止有违医德、唯利是图的医生非法行医[7]。另外,利用保险机构担任第三方监管,通过推出新险种或设置医疗损害赔偿基金,最大程度减轻意外事故给医疗机构和医生带来的经济损失。

  只有不断提高公众的中医药素养,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才会更通畅。患者的描述更准确具体,医生能获取的信息也会更多,从而有助于线上诊断。同时,激励医生多用浅显直白、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深奥难懂的中医治病原理,让公众听得懂、听得进,提高对中医的认知度。还可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邀请名老中医开通直播,进行中医知识科普,增强中医的社会影响力和大众关注度。加强教育引导,从源头上改变公众对中医药认识的误区,可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关于中医药科普的内容,普及中医药知识,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

  患者本身的心脏结构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就会使得射血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与此同时,患者的心排血量就会直线下降,进而导致患者本身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无法正常正常运行[1],时间久了还会出现淤血,这就是心力衰竭疾病的发生过程,给患者家属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研究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后的实际效果,本文进行了相关实验,主要操作方式如下。

  在本院中选择2016年3月6日~2018年4月21日期间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共50例,根据分段随机法原则将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54~88岁,平均年龄(63.754.81)岁。观察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56~89岁,平均年龄(64.863.09)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数据进行详细对比,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因此可以继续推进对比实验。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来进行诊治。首先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检测,了解患者当前的状况;之后用阿司匹林药物进行治疗[2],还有他汀类药物,除此之外还有强心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如果有的患者本身存在感染状况,就要进行抗感染的治疗方法。治疗的过程中还要及时检测患者的指标变化,根据患者状况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中医治疗方式,西医的治疗方法和对照组一样。中药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汤剂治疗,主要成分是丹参、黄芪,两者各取30g;桂枝、麦冬各以及五味子[3],三者各取15g;最后是当归,取20g即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存在的症状对症下药,服用汤剂的频率是每天1次,服用方式是水煎之后再服用,服用疗程为2周。两组患者治疗时长均为6周。

  对两组心功能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包括4个方面:首先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即LVESV;其次是左室射血分数,即LVEF;然后是每搏量,即SV;最后是心输出量,即CO[5]。通过这4个指标测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LVESV数据越小,表示患者状况越好;LVEF分数越大,表示患者状况越好;SV分数越大,表示患者状况越好;CO分数越大,表示患者状况越好。其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果患者的有关症状都消失了,且心功能恢复到了第二等级,则为显效;如果患者的相关症状有改善的迹象,心功能达到了第四等级,则为有效;如果患者的相关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心功能也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则为无效。

  通过SPSS17.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测评,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现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数,用“%”的形式表现治疗有效比例数据,用t值进行检验。P<0.05表示两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指标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参考价值。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之后有显著优势,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参考价值(P<0.05)。两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有效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之后有效数据比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之后有效数据比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见表2。

  心力衰竭可以分为两种表现,首先是原发性心肌损害,其次是患者本身心脏负荷过重等。引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患者心率出现异常状况,在进行诊治的时候选择了错误的方式,患者的体力被过度透支,或者是受到感染等。很多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疾病的时候,会忽略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导致因为延误有效治疗时间而加重病情。当前,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本文在本院中选择2017年3月6日~2018年4月21日期间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共50例,进行对比试验。观察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之后,LVESV分数为(100.9213.08)分,LVEF分数为(47.413.92)分,SV(57.224.73)分,CO(3.960.58)分,治疗有效比例数据是92.00%,相比对照组而言,数据都比较突出,有显著优势。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参考价值。综上所述,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使患者心功能获得明显改善,提升有效治疗比例,效果突出,在临床中可以推广。

  1熊文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5):188~189;192.

  2姚国库.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4):48~49.

  3尤莉莉,石耐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1):17862;17864.

  4张安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诊内科的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25):119~121.

  中医外科学包括的范围是指发生于体表,一般肉眼可见、有形可征及需要以外治为主要疗法的疾病。故从传统上乳腺癌、直肠癌、甲状腺癌、皮肤癌、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部分软组织肉瘤等等,属中医外科病范畴。中医外科早在《内经》中既有记载,《灵枢痈疽》中载有19个外科病例。但早期的中医外科学,注重各种外治法的研究与记载,而中医外科病的内治法研究比较少,至明清时期才趋于成熟。目前临床上仍在延用的且有一定临床效果的抗肿瘤内服中成药,如犀黄丸、小金丸、梅花点舌丹、六神丸、蟾酥丸等,及临床常用的抗肿瘤方剂,如消瘰丸、阳和汤等,均出自那个时期,是用于治疗包块、阴疽、瘰疠、恶疮的常用内服药。所以,从中医外科用药特色探讨肿瘤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医外科到明清时期,基本趋于成熟,并形成了“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三大家。“正宗派”代表陈实功著书《外科正宗》,明确主张临证要以脏腑经络为辨证纲领,要内外并重,内治长于消、托、补,外治讲究刀、针技术,用药强调要顾护“脾胃”,反对滥用寒凉攻伐胃气。“全生派”代表王维德明确提出以“温通”为治疗,在其《外科证治全生集》中主张以“阳和通凑,温补气血”,为阴疽类疾病的治疗原则,并公开了其家传秘方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小金丹等。“心得派”代表高秉钧著书《疡科心得集》特别提出,对外科四大绝症要以补为主,攻补兼施。他们的这些观点,对现今中医治疗肿瘤也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用药注重温通:外科用药,忌用一派苦寒,一方面恐苦寒伤胃,另一方面恐寒凝,不利于气血的疏通。中医外科局部病机强调气血凝滞、经络阻塞是其基本病理变化。气血凝滞是指气血生化不及或运行障碍而使其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气血生化不及是因虚而滞,运行障碍是因实而滞,实可以是热壅、痰阻,可以是血瘀,可以是毒聚,经络阻塞是结果。外科阴证,以温通之法治之当是正理。但外科阳实之证,治之也并非用一派寒凉,如治疮疡阳证最著名的仙方活命饮,《古今名医方论》称其为“此疡门开手攻毒第一方也治之之法,妙在通经之绝,行气之滞,佐之以豁痰、理气、解毒。”唐容川《血证论》“此方纯用行血之药,加防风、白芷,使达于肌表;加山甲、皂刺,使透乎经脉。然血无气不行,故以陈皮、贝母散利其气;血因火而结,故以银花、花粉清解其火,为疮证散肿之第一方其方乃平剂。”由此可见一斑,中医外科用药是忌过于苦寒的。

  中医外科局部辨证特点是分阴阳。这一观点源于明代“全生派”代表王维德,王氏在其《外科证治全生集》中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原则,即“凭经治症天下皆然,分别阴阳,唯余一家”。王氏以“阴虚阳实”为立论基础,将复杂的外科疾病分为“阴证属虚属寒”、“阳证属实属热”两大类,为后世临床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并延用至今。bobapp官方下载入口从肿瘤局部辨证看,体表的肿瘤初起一般皮色如常,无红、肿痛,从局部发展看包块生长缓慢,不长到一定程度不易溃,溃后则很难愈合,类似于“阴疽”、“石疽”、“痰核”、“顽疮”等的局部表现,故属中医阴证,且属气血不足之虚证。故治疗此类病,用药当温通,如治疗乳腺包块的传统中成药小金丸,药性也是偏温的。

  温通药,除常用的温经散寒药如附子、干姜、桂枝、肉桂外,还喜用温通气血的川芎、当归,温散寒痰的白芥子、半夏、猫爪草、僵蚕等。附子《本草正义》:“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桂枝走表,走中、上焦,肉桂走里,走下焦。白芥子《药品化义》:“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达。”注重温补:补法为外科病内治法消、托、补三法之一,为外科疾病中、后期常用治则。中医外科温补派的代表人物当推明代薛己,在其《外科发挥》中,“肿疡”附方22首,其中有参、芪、术、草、地、归的14首,“溃疡”附方8首,有补药5首,“溃疡作痛”附方9首,有补药8首,“溃疡发热”附方14首,有补药13首,可见其对温补的重视。温补的治疗思想也与同时代内科大医家张景岳治噎膈思路一致“凡治噎膈。当以脾肾为主,治脾者宜从温养,治肾者宜从滋润。”

  中医外科中常用的温补药首推黄芪,中医古代有黄芪乃“疮家之圣药”之说,疮疡早期伴气虚、中期托脓外出、晚期助伤口愈合等,均可用黄芪;何首乌解毒养血,亦为常用之品,有“疮扫”之称,无论哪一期均可用,此外常用的温补药有补骨脂、女贞子、人参、五味子、白术、茯苓、当归等。肿瘤属慢性消耗性疾病,起病即虚,久病愈虚,故温补当为治疗之一。近几十年来,中医防治肿瘤的研究,主要是在2个方向上,一是抗肿瘤中药的研究,如康莱特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金龙胶囊等;另一方面是“扶正”的研究,且扶正培本法的研究取得的成果也最为突出,而在临床中应用最广泛、肿瘤患者受益最大的也是扶正培本这一法则。如余桂清的“健脾益肾颗粒”,孙燕院士的“贞芪扶正冲剂”,李乃卿的“参芪扶正注射液”等等。

  同时,中医外科擅用动物类药主要有几方面,透脓、息风镇痉、解毒攻毒、活血搜络、软坚散结等。如仙方活命饮、透脓散,用穿山甲起透脓外出的作用;五虎追风散(用于破伤风)含全蝎、僵蚕、蝉衣起息风镇痉作用;五虎汤(用治梅毒毒结筋骨)含全虫、僵蚕、穿山甲、蜈蚣、斑蝥等,起解毒攻毒作用;小金丹用地龙、五灵脂等,起活血通络、散结作用;消瘰丸用贝母、牡蛎,起软坚散结作用等。中医认为动物类药乃血肉有情之品,以咸味、辛味居多,气温或平,有些有小毒。辛味“能散,能行”,加之性温,多能通、消壅滞;咸以入血、软坚散结,故《素问宣明五气》曰“咸走血”;又以取类比象法,虫类药性善走窜,剔邪搜络,攻坚破积,清代吴鞠通言“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其药效多强,药力多猛,一般用于急症、重症、顽症,如中风、久咳、骨关节病、瘕积聚、瘰疬、恶疮等。

  人体以阳气为本,阳气有温煦、气化、推动等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若阳气不足,则温煦气化、推动的功能就减弱,甚则寒从内生,从而影响脾胃纳运功能。谢胜等[8]认为本病以本虚标实为主,在本为脾胃虚弱,在标则为寒湿内侵,寒邪内侵,脾胃阳气被困,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胃失温煦,内寒中生则发为本病。刘小琼等[9]认为以腹胀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多由于脾胃阳虚,无力运化,导致食物阻滞胃肠引起;而有些FD患者主要症状为口臭,这也是由于脾胃阳虚,无力运化,导致水湿阻滞在胃肠中,水湿阻滞导致的郁而化热,所以伴有口腔灼辣感及口干口苦等一派火热上炎的症状。

  《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暴饮暴食,饮食失节,或纵恣口腹,贪凉饮冷,皆可致饮食停于中焦不化,阻滞中焦气机,积久成病。”陈海英等[10]认为有节制而适量的饮食,是维持胃腑通降有规律运动所必要的条件,饮食不当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诸因之首。刘松林等[11]在FD的中医临床辨证规律研究中发现,因饮食失宜而致病的患者占总患者数的34.51%,认为饮食失宜为本病的主要病因,饮食失宜往往造成饮食停滞、脾胃失常、痰湿内生以及湿热内阻,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升降失常,纳运不调。

  肝属木,主疏泄,可调畅情志;同时精神因素与消化道的关系十分密切,精神状态的变化能影响胃肠道粘膜和肝脏等的血流动力学和分泌,从而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变化[12]。叶人等[13]认为FD的病机应责之于肝,由于情志所伤,可致肝郁气滞、木郁乘土而出现一系列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张付恒等[14]认为情志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机方能调畅,脾胃才能更好的发挥升降枢纽的作用,而现代人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过大,常常郁闷、烦躁、心情不悦,故病机多木郁克土,胃失和降,脾运无权。

  范汉淮[15]根据征候特点,将FD分为肝胃郁热、中虚气滞及脾胃虚寒3型,治疗分别予化肝煎合乌贝散加减疏肝泄热和胃、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健中理气以及黄芪建中汤合异功散加减温中健脾;曹东辉,杨志新[16]临床上将FD患者分为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脾胃虚弱证、寒热错杂证以及饮食停滞证六型进行论治,治疗分别予柴平汤加减疏肝和胃,降气消痞、逍遥散加减疏肝健脾和胃、芩连温胆加味清热化湿,消痞和胃、香砂六君汤加味健脾和胃、半夏泻心汤加味温中健脾,降逆和胃以及保和丸加味消食导滞、健胃理气;赵霞[17]将FD患者脾胃气虚、脾胃虚寒、痰湿内阻、肝胃不和、瘀血阻络及胃阴不足六型进行论治,分别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健脾益胃、四君子汤加减温阳健脾、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化痰燥湿、化肝煎合枳术丸加减疏肝和胃、桃红四物汤加减活血化瘀、沙参麦门冬汤加减养阴益胃;薛莉萍等[18]根据辨证将FD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脾虚痰湿及寒热错杂4个证型进行论治,治疗总体以加味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肝郁脾虚型加党参,白术;脾虚痰湿型加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寒热错杂型加黄连,吴茱萸,黄芩,干姜,随症加减。曲万利[19]主要将FD患者分为四型进行论治,脾虚气滞型治宜健脾益气,理气消滞,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枳术丸加减,脾胃虚寒型治宜健脾益气,温中散寒,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饮食积滞型治宜消积导滞,和胃降逆,方用枳实导滞汤加减,肝气犯胃型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赵亚萍等[20]选用八脉交会穴及下合穴治疗FD,通过针刺内关、公孙、列缺、照海、上巨虚、下巨虚以达理气解郁、行气止呕、促进胃肠蠕动之功,既能有效缓解腹胀、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又同时兼顾调节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时会君等[21]采用针灸疗法治疗FD患者9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操作方法:主穴取双侧足三里、中脘、双侧内关,用毫针直刺1~1.5寸,肝胃不和型用泻法,大幅度提插,捻转角度为180~360,捻转频率为120~160次/min;加太冲、期门;肝郁化热证用泻法,加行间、期门;脾胃虚寒证用补法,穴位加三阴交、章门、脾俞、胃俞,毫针直刺1~1.5寸,轻度提插,捻转角度为180,捻转频率为60~80次/min,同时在中脘、脾俞、胃俞穴施温针灸留针30min,每穴3壮,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金国栋[22]用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FD患者,总有效率达88.9%,疗效显著,主要操作方法:选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阳陵泉、太冲。用毫针快速刺入皮下1~2寸,行捻转、提插补泻手法,中脘、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穴以补法为主,阳陵泉、太冲时以泻为主,当施补泻手法过后,即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加置一段长约2cm的艾柱,施行温针灸,待艾柱燃尽,将针取出,然后再于中脘、神阕穴上进行贴敷治疗,每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

  包根晓等[23]用蒙药五味甘露丸治疗FD患者54例,总有效率为97%,疗效显著;李杰等[24]运用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FD患者,发现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江波等[25]用中药消郁汤加心理治疗对FD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刘绮等[26]以中脘、天枢、足三里为主穴、利用穴位埋线例,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常规药物组;缪奇祥[27]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种注射液混合注入肝俞、胃俞、足三里等穴,并与吗叮啉对照治疗FD,结果显示:运用穴位注射疗法较运用西药疗效更优;张煜新等[28]采用整脊疗法治疗FD患者,与采用贝络纳治疗的患者相比,发现其疗效确切,稳定持久,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且疗效稳定性优于贝络纳。

  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应用蓝光照射配合中西药口服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43例患儿。男81例,女62例;发病年龄为生后24h~25d;其中有67例足月儿,27例早产儿,8例过期产儿。其原发病因分别为新生儿窒息53例、新生儿败血症38例、新生儿肺炎41例、新生儿溶血症11例,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除对因治疗外,均用蓝光照射配合中西药口服治疗。

  蓝光箱子,使用波长为420~470nm的蓝光荧灯进行治疗。在箱内加2/3的水(必须是蒸馏水),将水的温度恒定在30~32℃,湿度控制在55%~65%。灯管的患儿的距离为35~40cm。对于烦躁不安的患儿在放进箱内之前,可给予镇静剂。待光疗箱的温度预热之后,便打开蓝光灯,将患儿放进箱内,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呛奶、溢乳后窒息)。照射时间12h/d,一共治疗3~6d。

  退黄汤是我院中药房煎制的,100ml/包,其组成的成分包括:茵陈10g,栀子3g,大黄3g,黄芩6g,白术5g,茯苓5g,甘草3g,泽泻5g,将这些中药水煎内服2次/d,通常7d为一个疗程。

  患儿在接受治疗7d之后,显效:黄疸现象明显的消退、精神好、吃奶好,经过皮肤测定胆红素值<119.7mol/L;有效:患儿的黄疸现象大部分消退、精神较好、吃奶较好,经皮肤测的胆红素值为119.7mol/L~171mol/L;无效:黄疸并未明显的消退,且病情有所加重,经皮肤测得胆红素值>171mol/L。

  第一,用黑布、黑纸遮盖眼睛及,裸体放入箱内。第二,箱内温、湿度要适宜。第三,每1~2h测体温1次,腋下温度超过38℃时,应调节箱温。第四,照射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精神、呼吸、脉率、黄疸等,若见烦躁、哭闹、发热、皮肤花纹等应查找原因,及时调节箱温或停止照射。对由不适应环境引起的哭闹,可给予触摸皮肤,以满足其生理需要。第五,多喂糖水,以防脱水或电解质失衡。第六,注意观察大小便性状及数量,因光疗患儿大便可见绿色或棕色稀便,尿液色深。第七,蓝光灯管若为单面,可每2h翻身1次,以提高疗效。第八,详细记录照射时间及灯管使用时间,若累计使用1000h,应更换灯管。

  观察体温、bobapp官方下载入口脉搏、呼吸等变化,判断有无感染以及有无核黄疸的发生。新生儿一般精神状态良好,若出现嗜睡、精神萎靡、吸吮无力、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处理。

  记录婴儿出生后即应密切观察皮肤黄染情况,注意出现的时间、加深的速度、黄染的程度、消退的时间、是否有退后复黄的情况,以利于及早明确黄疸的性质。并应注意必须在自然光源下观察黄疸。黄疸最早发现于巩膜,再见于皮肤。观察新生儿黄疸的颜色、部位变化,可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渐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记录患儿粪便、尿液颜色及量的变化情况。尿液颜色变化,反映黄疸轻重变化,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尿液呈酱油色;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所以,大小便观察有助于查找病因及时诊断和治疗。

  母乳性黄疸者,嘱暂禁母乳,给予人工喂养。同时对其母亲用茵陈、金钱草、车前草煎水代茶饮用以清热利湿,且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煎炸之品及生冷、发物。患儿应多饮水,以利小便,使湿热随尿排出而达退黄目的。

  大多数新生儿家长缺乏对黄疸的认识,思想上不够重视,要向家长讲解黄疸原因及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措施,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致婴儿死亡,取得家长信任,保持良好医患关系,他们会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婴儿的观察、治疗和护理。部分家长因不赞成继续使用而中断中药治疗,经调查询问,个别家长认为效果不明显,另有家长认为喂患儿中药苦而拒绝坚持下来,说明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还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

  例如:麻醉方面,历史上曾有华佗使用中药汤剂麻沸散进行麻醉;外科感染方面,一些局部感染可以使用消肿散、鱼石脂软膏、芙蓉膏、黄金散和玉露散等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消退肿胀;烧伤病人的护理方面,Ⅰ烧伤使用京万红软膏治疗,II烧伤使用湿润烧伤膏和麻油纱布包扎治疗;毒蛇咬伤使用季德胜蛇药治疗;肿瘤治疗五大手段其中就有中医的扶正祛邪、通经活络、化瘀散结、清热解毒和以毒攻毒方法。

  (2)外科学分论中与中医学有关的内容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病可以口服逍遥散和小金丹等中药治疗

  肠梗阻病人可以使用大、小承气汤,针刺双侧足三里等方法通便;痔疮治疗使用马应龙痔疮膏,苦参汤坐浴;胆石症治疗使用消炎利胆片、消石片、消石散等药物;胆道蛔虫病使用乌梅汤驱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使用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尿石症使用金钱草颗粒利尿驱石;骨科病人护理涉及中医骨伤学知识;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采用中医推拿、按摩、理疗等方法。

  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就提出治疗湿疹采用“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的治疗之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以使用中药雷公藤;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方法,用雷公藤、青高素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治疗,还可口服火把花根治疗;色素性皮肤病(如白癜风)使用中药丹桃冲剂配合黄芪口服液治疗;银屑病可以使用一些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的止痒方剂(黄连解毒汤和五味消毒饮)治疗。

  中医作为国粹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脉相承。中医的诸多理念就是从我国古代哲学中衍生而来的,譬如阴阳五行理论、相生相克学说、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等。故《素问》云“: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也。”指出学习中医者须通晓天文、地理和医道等。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中医学知识,进而温习中医历史,讲叙如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中医名家的故事,无疑对提高护生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弥补医学院校人文气息薄弱的缺陷。

  我校护生绝大多数是女生,在教学中讲授一些中医学知识,可以教会护生预防和治疗感冒、腹痛、痛经等常见病,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抵抗力。在讲授西医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古代中医名家的经历和治病救人的事迹,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整体观念,这与现代外科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在外科护理学课堂上讲授古代中医名家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培养护生认真的医学态度具有积极作用。现代护理注重整体护理,以实施护理程序为方法,恢复健康为目标,为病人提供计划性、连续性、系统性、全面的涉及身心、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优质护理。中西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符合整体护理要求,对于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中医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并且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历来讲究医护不分家,强调“三分治,七分养”,这也符合整体护理观念。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体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的一系列活动。邀请中医护理学教师参与外科护理学教研室的集体备课,让其从中医角度阐述外科疾病治疗方法,而外科护理学教师也提出建议,希望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注入外科疾病中医治疗方法的讲解。这样的备课别出心裁,使教师受益匪浅。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开展了诸如中医按摩、中医针灸和中医推拿等项目的职业培训,并且可以授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和级别认定证书。应动员和支持护生参加这些培训,使护生医学技能多样化,成为拥有一本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多本职业技能证书的人才,而这些技能也可以在外科护理中得到应用,如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等。

  目前,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使用的外科护理学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护理学》(2版),该教材实用性强,内容翔实,但缺点是对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方法介绍较少。可在“骨科病人的护理”章节适当增加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让护生了解中医治疗骨伤的方法;对肿瘤病人的中医护理方法只用一句话带过,没有详细讲解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和药物,护生普遍希望能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因此,可在适当的时候编写校本教材,增加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内容,从而适应新形势下复合型护理人才需求。

网站首页 关于bobapp官方下载入口 体检套餐 新闻资讯 专家团队 优惠套餐 先进仪器 健康知识 荣誉资质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电话:0898-08743298 手机:13895132498
Copyright © 2012-2018 bobapp官方下载入口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19007739号-1 
BOBAPP(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